1)第三十七章 搬离学堂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新教学楼盖起来了。并通上了电,精工组终于把北广湖的水车坊装上了水力发电机,只是核心设备和材料都是花大价钱通过张扬氏从汉口买来的。这栋三层建筑,连同钢材和水泥,耗资巨大,连张扬氏都贴进去了一千多两银子。

  张扬氏只说那是给丽质的嫁妆。

  金鸡岭,张扬氏只带走了贴身的四个丫鬟和一些仆人。以前老姐妹因为孩子都在幼儿园读书,所以没有跟着张扬氏到汉口,而是留了下来。金鸡岭由一个叫做张淦的小伙子代为管家,就等着丽质年满十三岁正式划入张家岭。

  金鸡岭因为田亩没有进行分配,张扬氏还是坚持收八成的租子。要知道金鸡岭的四百多亩水稻地和张家岭的种植方式已经改成了一样,又有蒙学堂的学生帮忙,产量比以前翻了两番还多。几年下来,成为了张扬氏敢在汉口大肆扩张的底气。

  这些农户因为张春答应划入张家岭后,按照张家岭的农田分配模式进行土地分配和交租,所以还算安心。

  教学楼通上了电,用上了电灯。这是只有在汉口枪炮厂才有的情景,让顾明和刘光利分外得意。张之洞在湖北打下的工业基础非常雄厚。除了钢铁厂、枪炮厂,还有灯泡厂和玻璃厂。可惜的是后来军阀混战,再也没有什么起色。

  王自立两口子倒没什么,化工所从刚开始就是用电力,两个人在日本和上海都见过大世面,两个人都是搞研究型的人,认为这是必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袁芳和胡登平、兰慧芳,都被孩子们和资料包围,顶多多看两眼而已。因为这栋教学楼是正是专门为他们的小学而建,他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此,王自立和张秀张迪倒是不着急,他们现在住在学堂里的人就很少,都在外面工作,就近住在哪里算哪里,所以还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只是以前医学堂吵吵闹闹的柴油发电机搬到了化工所,做手术时,教学楼的电力会被切换过来,影响不大。实验楼的电力准备接沼气站的发电机。

  原有的发电机被精工所的人拆掉了,因为化工所有一台世界上最先进,最新的发电机。是朱利安老头在德国买好后,运到上海,再由顾家老爷子用船送到南张村的。老发电机拆开后,由刘光利带着两位技工和学生们进行测绘和研究。并和新发电机的说明书一一对照。因为老发电机和新发电机是同一家厂家生产的两代产品,所以还不算是茫无头绪。

  蒙学堂有了正规学校的模样,这也意味着劫难后的张家岭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不过由于云龙已经有了半官办的蒙学堂,所以张家岭蒙学堂只能作为族学登记造册,作为全县私塾改新学的一部分。

  同时建好的还有张春和丽质的新家。

  牛头山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