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平衡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家岭蒙学堂,已经由顾明到县太爷那里去申报,顾明和王自力都有着监生的出身,辛宝久对张春这几年给孩子们启蒙的事情颇为欣赏,向县令极力推荐。所以很快就有了批文和印章,还让张春捐了一个秀才的功名。不过,已经有传言朝廷要废掉科举,只差正式发文了。实际上,随着张之洞推行新学,科举考试已经好几年没有进行。张春捐个秀才,完全是给辛宝久和县令李文贵一个面子。

  云龙镇一带一直都不太平,不过李文贵还是决定学校改建好以后,前来主持开学仪式。也许是不愿意让张家独享荣誉,李家也在筹办新学,只不过找不到顾明和王自力这样的大才而已。

  蒙学堂的城墙外,养殖场搬到了前李村去了。养殖场以前都是学生们义务照顾,现在前李村安排专人管理,还能在水渠两旁的草地上放牧,比窝在张家堡要好多了。

  为了保密的原因,护卫队搬出了蒙学堂,原来的养殖场,改成了三排营房。自卫队已经有了五十人,只是春丫带了那十个女孩已经神龙见首不见尾了,不过这里只是日常训练和学习的地方,战术训练已经改到了绿源山。

  营房内,一个规模不小的沼气池正在建设。不过不是寻常用来电灯和做饭,而是用来发电和制作农家肥。精工所正在根据张春提出的理论以及一部分草图日夜攻关,沼气电站将是精工所最大的试验场。因为有一些设备已经和军工有了关系,所以这里被护卫队守卫着。守卫精工所也成了护卫队的日常任务之一。

  精工所已经在竹皮下村建成了一个制造车间,里面的机具已经自我更新两次了。利用旧的机具制造精密度更高的新机具,这成为了几位技工的主要工作,这是精密度精益求精的过程。而压榨、纺织以及发电设备的研究和制造反而交给了学生们。

  竹皮下村因为在几个小矮丘中间,林木这几年恢复很快,毕竟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次生林的生长飞快。三年已经足够遮天蔽日了。

  制造车间的厂房的墙壁和窗户都是双层的,并花了高价在汉口购买了玻璃。加上粉刷了具有隔音效果的涂层。加上森林对噪声的削弱作用,不走近竹皮下村,常人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当然,张春和丽质除外。两个人的感官变得越来越敏感,所以才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进。

  为了避免干扰,张春已经让人在牛头山的最高峰上修建一个院子,两个人包括春丫她们都会搬过去。牛头山因为投入保护得早,植被和物种的繁育已经颇具规模。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而且这里大多数都是土山,没有什么矿产。环境会得到长时间的保持。

  在张春的印象中,石女山是有小型的煤矿和铜铁矿的。后世就有人在那里偷采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