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 中国民族性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尔泰山脉的保护要比阿拉善早得多。

  阿尔泰山也叫金山,清朝时在阿尔泰山脉淘金的人达到七八万人,人民革命军控制了阿尔泰山后,杀掉了一批,驱逐了一批,现在采金的人已经差不多绝迹了。

  山脉南北气候差异非常大,南部温带干旱和半干旱荒漠气候,北部受到西风环流带来大西洋水汽,顺额尔齐斯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斋桑谷地长驱直入,遇到阿尔泰山,受逼抬升降水。因此降水较为丰富,降水随高度递增和由西而东递减,冬夏多,春秋少,降雪多于降雨,积雪时间随高度增加而延长,最低的雪线低至海拔2800米左右,气温变化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阿尔泰山区气候垂直梯度变化明显,具有冬长夏短而春秋不显的特征。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明显。1100米以下为山麓草原带;1100~2300米为森林带,以前主要生长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冷杉、云杉等;23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带与亚高山草甸带。

  农场分布在山间的盆地,山顶和山下都有牧场。不过随着汉人对森林的养护,森林的在上下延伸。植物种类几乎翻了一番。野生动物种类也在增加。不过这一代是地震多发区,其中1931年的地震造成了一百多公里的断裂带。贝加尔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繁。军队和老百姓几乎都采用了木质结构的房屋。

  一些学校,商场等大型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充份考虑了地震的影响,采用了加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不过山间的房屋都是采用两层木制墙体加上中间土墙的形式。火墙是做不成,所以他们每家每户都采用了改进的壁炉。带有俄罗斯风格。高速重轨列路线从张掖一直穿过阿尔泰山脉到到达巴彦查干,然后沿着杭爱山到巴彦布拉格、巴彦海尔罕,越过特斯河,唐努乌拉山到乌梁城。

  这一带由于阿尔泰山丰富的降水和冰川融化的雪水,河流众多,湖泽众多,草场丰美。

  不过在蒙古时期。受到苏联集约化的影响,曾经在这里开垦了大量农田,准备种植粮食。只是实际上由于人口的缺乏。导致这些农场并没有起到作用。

  并入武汉政府后,这一批大规模的农场保留了一半左右,另外一半不是恢复成草场,而是森林。蒙古平原地区降水很少。主要的降水全部在山区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对于河流的依耐性很大。加上平均气温较低。冬天长,夏天短,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受到了限制。即便是最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也还是需要一定的灌溉用水。所以农田的开垦面积也要受到限制。

  南贝加尔同时也是风速很高的地区,因为千百年来,这里主要是畜牧业,导致植被单一而稀少。导致戈壁滩众多,只是因为气候寒冷减少了一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