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 传承、铁血、守护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西,是一个传统文化氛围很浓的地方,各地的古建筑很多,其中晋商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山西的开发也是从很早就开始了。因此成了无序开发的乱局。

  罗荣桓到了这里后,几经调整,杀了不少人,才把这股风气遏制住。基本上做到了煤铁配套。太原钢铁厂的规模和包头差不多。太原枪械厂是阎锡山的老底子,略微有些缩减。只是设备已经全面更新换代了。

  太原钢铁厂主要山东的造船厂提供各型的钢铁。

  以前的老土窑,土炉子,都拆除了。一些矿井和矿山封起来,并进行了还田处理。政府说了,这是国家的储备资源,挖自己的资源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去挖其他国家的资源。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要开发,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要保持青山绿水,要留下金山银山。

  这些道理每天都由学生、老师、干部在耳边讲。老百姓逐渐适应了过来。盗挖盗采的现象得到了控制。再说解决偏远地区沼气技术取暖供电的问题,而钢铁厂和发电厂附近的暖气和电由政府解决。老百姓对于煤炭的需求就不是那么迫切。

  只是农村的大规模改建,破坏了一些古建筑。

  梁思成提出了保护一些重点文物;在不破坏文化氛围了总体格局的情况下,拆掉一批旧房屋;同时新建的房屋尽量与原有风格相近的城市和农村改造原则。毕竟要适应老百姓对新生活的需求,以及更加先进的城市设计。不动是不可能的。

  只是一些寺庙、祠堂、道观,一些晋商的府邸开放后,学生们大多进行的都是反面的宣传。这迫使一些宗教对于雕塑。景观重新进行阐述。对于一些教义,也不得不进行修订。不然真有人来砸掉这些佛像。

  而很多寺庙和道观的香火钱几乎断绝了,抽签算卦的也很少了,维持不了生计。

  所以很多和尚和道士们开始在农田里干活。

  也是有学生前来参观,大多数都是历史系的学生。

  政府也派人来说可以安排寺庙的管理员,主要是管理文物的作用,和林场。牧场管理员工资和性质相当。

  一些大家族的祠堂,因为大量的家族子弟去外地了,本地其它姓的人增多。甚至有俄罗斯、哈萨克、藏人、蒙人、朝鲜人、日本人搬到这里落户。祠堂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那种家族凝聚力迅速衰减,替代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是几千年不停进行民族文化融合的民族。最早炎帝与黄帝还有蚩尤族都是不同的种族。后来组成了部落联盟,只要认可中华文化,就是炎黄子孙。华,原始的字形就是花朵的样子,代表无数的花朵聚集在一起。黄帝统一中国后就分封八方,每派出去的一支都成为了一朵小花瓣。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兴盛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