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大隅岛日军的消失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东,被称为渤海油田的几口油井出油了。早就开始建设的东营市石化厂正式投入生产,给渔船和舰队空军供油。这给铁路运输系统缓解了极大的压力。而山西,经过调整,阎锡山辛苦攒下来的太原兵工厂改造完毕。山西省的煤铁等矿山进行了整合。山西省的交通系统比山西建成更加早,因为阎锡山留下的底子很好。山东的石友三和韩复渠就差了很多。

  交通系统的通行是受到国家控制的。对于个人的运输有很大的限制。一些私营业主想要偷偷开矿,生产出来也运不出去。何况环境所的人天天盯着。不过由于烟台造船厂和大连造船厂对钢材和各类金属的消耗。太原兵工厂还是以枪械生产为主为主。用以补给第二军团和预备役部队的作战训练消耗。

  朝鲜矿山资源丰富,只是因为道路建设制约,地质所对调查结果秘而不宣。同时用机械化进行大规模的修路。山东的筑路大军几乎全部赶到了朝鲜。

  关于朝鲜的治理,以前逃亡南部的朝鲜老百姓发现汉人的辖区不仅生活好,而且汉人也很和气。所以很多都想回来。但是现在想回来就不容易了。人民革命军在设了很多口岸,他们只招收年轻人和有学问的人。或者有家属留在辖区的人。好处就是进去后都有工作。

  汉人似乎对混血儿也没有什么歧视,他们的辖区甚至还有白人。所以一些日韩混血。受到了歧视的年轻人都往北方跑,他们在日据时代,大多都是读过书的。能够应付考试。

  不过进了汉人的辖区,必须要经过学校培训,学习汉语才行,因为汉人用的机械设备太先进,说明书只有汉语版。没有其他语言版本。不学你就用不了。

  学习的地点不一定在朝鲜,也许是在山东,也许是在陕西。或者中部省份的学校。

  不管怎么样,原本空无一人的朝鲜北部,人口增加很快。慢慢恢复到了两百万左右。

  从四川出来的筑路大军的数万人也被告知,不用再到别的地方了,路修完了,就可以定居下来了。这些人出来后陆续都去了外地的媳妇。拖家带口七八万人。再流动已经很困难了。但是朝鲜多山,山区的道路暂时被放下了,但沿海的交通系统进展很快,

  于此相反,一千多万人集中朝鲜南部,以前是给日本巨大的财政压力,日本从朝鲜往外东北已经移民也是没办法。一年多下来,海军和民用船只一起运。也只运走了三四百万人。

  剩下的都丢给朝鲜政府了。

  李东宁根本一时之间养不活这么多人。所以对武汉政府这种吸收年轻人的行为不仅不管,反而还让一些妇女带着孩子堵在口岸不走。

  所以几乎每天都有一船船的妇女和儿童被船运往山东。然后送到中部各省。

  而李承晚抓住了李东宁的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