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三韩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文化氛围的不同,很多来武汉的文人又都出走了,比如梁漱溟、刘海粟等等。

  梁漱溟是因为他设想的农村改革,虽然与武汉政府有相同之处,其本质完全不同。而且张春倡导的学风很多时候并不尊师。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这种风气在张春办学的时候就有了,后来得到了张春持续的加强。尊重老师,是尊重老师的品德。没有品德的老师在新民大学呆不下去,因为学生们会毫不犹豫地鄙视和打击你。

  比如刘海粟,你只能去寻找你想画的素材,你不能要求谁帮你摆出你想要的“美感”。所以被鄙视了,他找不到他想要的模特,他去了上海。

  梁漱溟是因为他受不了学生完全没有套路的乱闯,而新民大学也好,武汉大学也好,从来不制止。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闯进来都会问你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这让他的农村改革理想变得漏洞百出,几次逼得他又要自杀。他去了北京。

  不过他到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说要想在武汉政府辖区的学校当老师,你得有钢丝般的意志和韧性,不然会崩溃。

  归根结底,他们都认为文人应该高人一等。

  可是所有的人都会和你说不,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新民大学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在无数次考察和辩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他们对这种教学和思维方式习以为常。其它学校也大部分都是这样,因为他们的老师也是新民大学的学生过去的。

  就是很多外国的学者到了。也受不了。因为本来他们以为是来当教授,结果可能只能当一个讲师,甚至只能当学生。英国和美国的学者们来中国多半带着一些目的。比如推广化肥,推广农业机械,但是他们发现不仅行不通,反而这种农业模式如果带回英国和美国,将对石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带来灭顶之灾。

  以前还有罗德明这些美籍科学家到新民大学扎根下来搞水土保持的研究。但是现在没有了,不仅没有,国外出现了大量批评罗德明等人被东方神秘主义所诱惑。陷入了反科技,反社会的伪农业科技,说中国的农业是愚昧和落后的。拒绝发展的。只差说反人类的了。

  道理很简单,这触及到了资本家们的根本利益,而所有报刊,电台。最新兴起的电视台都是这些资本家们资产。甚至学校教育都是。新民报和新民学报没有进行反驳。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科普。

  当然国外也从另一个方向进行宣传,那就是使用化肥的农田产量对比试验,说能够提供多少多少比例的增产。使用农业机械能够提高多少耕种效率,节省多少人力。

  加大了化纤织物的宣传,色彩是如何绚丽,成本是如何低廉等等。

  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产品的围剿,但是有些东西他们不能否认,就是西方现在找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