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国策(上)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德国的情报到了张春桌子上。

  德国,纳粹党曾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党派,希特勒为了实现国家社会主义、“人民”党派的诺言,与各政要、大资本家、采财阀达成妥协,实现党派联盟。不达成妥协也没有办法,因为科技和经济捏在他们手中。希特勒也因此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总理。

  这种办法短时间可以,但是时间长了,纳粹党内就出现了分歧。其中最激烈的就是冲锋队首领罗姆。6月罗姆因为希特勒明确拒绝了他关于对国防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议,异常恼火。开始主动和纳粹党内外的社会主义派别接触,寻求他们的支持。

  这种情况与中国出奇地相似。只是稍微晚一点。

  不过反击是纳粹党外发起的,代表保守势力的副总理帕彭在玛尔堡大学向学生发表演讲时指出纳粹党内极端份子严重危及保守党派的利益,提醒希特勒不要忘记上台之初和党派联盟达成的协议,并号召德国人民抵制又一次纳粹革命浪潮。帕彭的讲话立刻得到总统兴登堡、国防军、大资本家以及大财阀的响应支持。这其实就是给希特勒发出的最後通牒。

  而罗姆手里掌握着百万冲锋队,正在策划推翻希特勒的政变。

  6月30日开始,希特勒率领党卫军进行了清洗,不过可不是光清洗冲锋队,而是所有的异己全部清洗。从而维持了一个超党派联盟,德国总统兴登堡维持发表感谢信。8月。兴登堡去世。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首领。他实际上把德国元首兼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集于一身。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希特勒的崛起了。

  另一条信息是一些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思想的德国神父组建“德国天主教会”,原本被驱逐出天主教会的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天主教会”。一些非德国天主教会的天主教会人士、基督教会人士、犹太人和其他宗教受到了排挤。

  林长民和毛石山、张国焘、秦邦宪围坐在桌子边,情报是林长民整理后送过来的。

  “你们怎么看?”

  “德国欠着英美法等国家巨额的债务。现在有重新建立欧洲新秩序的主张,而这绝对是希特勒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赖掉国家债务。德国并不是只有十万人的国防军,还有党卫军五万人,罗姆宣称冲锋队有三百万,可能有些夸大,但是两百五十万总有的。所以德国有近三百万军队,战争潜力巨大。”毛石山清理着德国的军队人数。

  “德国人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犹太人的财团对德国的掠夺。而经济危机也是犹太人的阴谋。所以反犹太人的心理在德国非常浓重。但是德国,犹太人拥有大量资本和财产,主要是第二德意志时期犹太人发展的结果。”林长民比较关心的是经济方面。

  “连同也反对马克思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