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孙传芳再次爆发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末,陈庆同在肇庆被刺,身受重伤。

  汪精卫连忙把陈庆同送到了九江。并渡江到了汉口。进了汉口利济医院,总算保住了性命。

  为了表示抗议,李大钊辞去了组织部长的职务,返回了武汉。中共也意识到了危险,开始把一些中坚党员分散到各地。除了辞职的李大钊和受伤的陈庆同以外,因为很多党员都在国民党中担任要职,且党员身份没有公开。所以来湖北的都是年轻学生。中共党组织活动走向地下。

  这一转移行动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人数达到了五万多人。

  只是这批人居然大部分都是以文科为主,一方面是因为文科学生比较容易鼓动的缘故,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文好当官的思想才是根本。

  张春亲自跑到武汉,对这些学生宣传科学救国和失业救国。但是也不过只有两成的学生转为了理科。武汉大学和新建的武汉师范大学,沙洋艺术学院,荆州文化大学这些文科大学很快爆满,连中华大学也不得不新开哲学系,接受学员。

  在蔡威廉一场关于服装实用性与艺术性研究报告时。张春上台讲了艺术形式和艺术的实质问题。认为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任何畸形的,不实用,过于繁复,不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都会被淘汰。中国诗歌从诗经到现在白话诗,就是如此。

  所谓绘画艺术,中国从古到今。发展出了很多流派,但是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受众。当这些受众消失的时候。这种表现形式就会快速消失。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西洋画的表现方式不是艺术的本质。

  今天,当艺术和服装。和各种服装面料结合的时候,它也能在现实中展现一种流动的画面,是更加广泛意义上的艺术,把美丽带进我们的生活。那么它就将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绘画艺术,西方技法,国画技法只是细枝末节。今天有了照相技术,有了电影。艺术必然将与新的表现方式结合,就得表现方式迟早要扔进故纸堆,这不可避免。只是早晚而已。

  艺术是于人类的需求密切相关的。希望我们的艺术家们不要忘了这一点。

  张春的讲话是有感而发的。

  新民大学还好,理工科的人对于实践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校训深入骨髓。

  武大不同,它是开放了,任何思想都能轻松传播。所以导向十分重要。不然“书生误国”的现象还是会发生。

  陈庆同被刺。不管是对于中共。还是对于他个人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中共提前做了风险规避。陈庆同的原配夫人高晓岚虽然还是不肯原谅陈庆同和高君曼,但是陈庆同第一次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时候,两个大一点的儿子就到了上海,在上海读书。这次一起转移到了湖北。陈庆同让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