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希望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核心区的环境越来越好,食品越来越丰富,这里生活的人的健康状况要比外面的人强很多,加上常年的锻炼,让学生们的精力要比外面的人旺盛很多。董必武确实有些跟不上这帮精力过剩的孩子们的节奏。

  除了身体跟不上,新民大学对于任何一件事物都要放在大系统条件下进行调查分析的训练已经深入学生们的内心,这使他们剖析事情本质的速度飞快,而且很少有遗漏。董必武跟不上他们,也就不跟了。他只能从宏观上对这些孩子进行协调,这种协调效果非常不错,让董必武很快就有了一帮跟屁虫。

  董必武只有苦笑,他很清楚,自己比他们多了十几年的经验,要是大局观都没了,也就不用混了。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董必武获得的比同学们要多得多。比如革命这个字眼,在革命党内,很多时候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思想概念,要怎么样完成革命,大多都是武装推翻现有政府,实现民主而已。

  可是到了学生们眼里,革命的含义要现实很多,旧的思想观念,旧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旧的农业、工业、政府机构、人口结构、社会制度等等,所有旧的东西,都需要“鼎故革新”,都需要继承与发展。甚至发展就是最大的革命,因为它改变了人们的一切,难道不是最大的革命吗?

  董必武总算明白张春要他来学习的意图。他也明白了刘英说的希望是什么。那就是整个辖区,无数满身朝气的孩子们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你根本无法阻挡。这就是希望,一个国家的希望。

  六月,沙洋县大丰收,仅仅水稻的单产,普通人家平均也达到了450公斤以上。水稻所在水稻产量和品质之间采取了平衡措施,不然水稻产量还能更加高,同时大部分水稻田里都养了一些鱼类,小到泥鳅,大到鲤鱼。水稻所试图营造一个完整的生物小环境,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而相邻的钟祥,粮食产量简直不能看。

  董必武带着一帮小屁孩,还有一个班的战士从沈集出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向钟祥走过去。那里已经有了工作组在进行工作,战士们用仪器测量并顺便给农民们分地。速度快得惊人。还能把道路什么的马上规划好。通向沙洋的道路已经修好,云龙河过了王家集向上五六公里就到了丘陵地区,河道只和南河差不多,有了修新民大桥经验的建筑队,对修这点小桥不在话下。路上有不少来往的商贩。

  过了旧口镇,就到了大柴湖,汉江大堤还是几十年前修过的,大柴湖里星星点点还有住着人的陆地。但是现在看来,张春根本就没有把大柴湖变成良田的打算。

  湖区的人正在集中到一些规划好的村庄,大柴湖新修了一道堤防,可以把洪水重新导向汉江。这意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