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元节,传统意义上的‘鬼节’。

  现在的西安城内,由于李自成选择战略性撤退,也就并没有遭受到任何兵灾人祸,但若要是仔细去究,多少还是有些乱子。

  比如闯军刚刚撤退,明军还未进驻的这段空档时期,那些被闯军压服的青皮、无赖们又起,开始到处闹事。

  官军进驻之后,由于皇帝于此停留,这使得西安迅速成个整个官军部队的心脏,因而各方面的势力迅速汇集。

  对于城内的治安问题,自然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先是街道司衙门重新组建,当地衙门的官员火线上任,无数的厂卫番子明里暗里的迁入城内,对城中控制达到空前力度。

  这样的多方势力协调之下,西安虽大,却也是在转瞬间就把全城的乱子平定下来,没有造成多少损失。

  在这之后,朝廷在每条街都发布了告示,并且供给资源,帮助百姓修建受损严重的民居,给他们分发种籽、粮米和农具。

  由于整个陕西皆宣告平定,除了加大日常的巡逻力度以外,不会按例在城中进行戒严,这也就是说,在中元节的时候,百姓们可以照常进行庆祝活动。

  中元节是鬼门关大开,先亡的亲人回到阳间完成自己生前没能完成的愿望的日子,故而多点荷灯意义非凡。

  多数人以此在自家祭祖,告诉祖先一切安好,当然现在的所谓‘安好’,是指他们暂时都还活着,没有性命之虞。

  在官军与流贼刚结束不久的战争中,双方死伤的人数已然不少,再加上各处百姓的的死难者,更无法具体计算。

  因而这样一个安抚亡魂的节日,很多人都是非常重视,其中不乏有一些文官武将。

  明代焚烧祭品以示给先亡的亲人捎过去东西,民间一般的做法是在坟旁焚烧纸锭,并在坟头压一叠纸钱。

  嘉靖年间,民间中元节祭祀达到了非常隆重的程度,据说家家户户都要备好冥衣纸钱,写上先人名号,然后焚烧祭拜。

  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过世的父母,还要在纸衣、纸钱上面笼上薄纱焚烧,以示区别,谓之“纱箱”。

  无论城内还是城外,人们都于七月十五日这天清晨,将供品准备周全,然后全家打扮齐整走出家门。

  出门后,他们又要分别往空中作揖礼让,意为将祖先的亡灵请入家中,祭祀完毕,还要毕恭毕敬地将亡灵送出家门。

  到了晚上,各门各户的百姓们准备好斋饭、馄饨、纸钱,请巫师或道士在门前空地燃放焰口,以此施食给无人祭祀的野鬼。

  当然,这些所需用品耗费不少,便是太平时期也并非家家户户都能准备齐全,一些青黄不接的穷人家,为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有时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现在的中元节,大部分人家都只是准备些黄纸去烧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