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五十二章 渗透与反渗透战术(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万全之策,他暗记下,军中常备各类适合当细作的兵员是应当的,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派这些高级细作去作无谓的消耗。

  这是,第一条针对审查防禁特点而特设的针对性的渗透之法,此第一条渗透之法,核心关键,在于军中有各类高级细作的编制。

  关于渗透之法,又已知,有些目光毒辣的人,能从眼里的杀气辨别出谁是军伍人士,谁是百姓。

  反之,若想提高渗透成功率,可专门挑那些刚刚从军青涩未脱的新兵,料想,新入伍的新兵,眼里还未养成杀气,身上的百姓影子还未脱去,就是那些眼光毒辣的人,也辨别不出吧。

  这里有一个问题,新兵固是青涩,可新兵往往经验不足,办事容易出差错。

  这就需要,在派遣细作之时,应在新兵中精挑细选胆大心细之人,方可确保功成。

  又已知,经年军伍老卒,难免要经年习练弓箭,手上会有明显的被弓弦摩挲出的老茧,若敌方守兵精通于此,只需一看手掌就细作一揪而出。

  反之,若想提高渗透成功率,细作出发之前,可以事先把手上老茧给削去,这里涉及到一门特殊的技艺——修脚,似乎精通金创术的军医们就掌握着一些刮茧剜疮的技艺,正好可以给细作提供技术支持。

  到此,于完整的防渗透法之后,完整的渗透法也有了。

  完整的渗透法是,乃是刻意挑选老迈或是年少军士,年少军士挑选刚入伍的,眼里没有杀气的,办事机灵胆大的,老迈军士要由军医削去手上老茧伪作农人,渗透之时,因尽量避免伪装成粮队或商队,因为这类目标,天然容易引起别人怀疑。渗透人员应该分散渗透,分散渗透应该一伙人一起渗透。

  要问,为何都分散了单个渗透了,还要一伙人同时渗透呢,这是因为,李孟羲想到了一个有关战争的数学问题。

  据说二战当中,海洋上到处飘荡着德国的潜艇部队,盟军的船只在海上经常遭遇到潜艇的袭击,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军方向数学家们寻求帮助,数学家们经过计算之后,发现如果运输船聚集在一起统一行动,将大大降低遇袭的概率。

  就这样,只是把船只运输方法统筹了一下,由单个运输变成了结队行动,就这一个改变,使船只的损失降低了十倍。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那么,和这个问题类似,假设,关隘的守兵是不定时的随意抽查过往行人,那么此时,守兵就大概相当于巡曳在广袤海洋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德军潜艇,于此时,细作结队同时渗透,被发现的可能大大降低分散渗透。

  简单来说,假设细作结队行动,那有极大可能,在他们渗透的那会儿,守兵正好不想查,于是一下一百号细作一次全渗透进去了。

  而要是细作分散渗透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