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科研总伴随着危险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关张并李孟羲,并小砖,五个人,应是搓出五股麻线的。

  但是,当线搓好之后,要合成一股绳的时候,刘备拿过李孟羲搓的麻线,笑着把李孟羲的麻线丟到石桌上,李孟羲搓的麻线,实在不行。

  而后,三股线剿成一股绳,一根三十来厘米左右,粗中指那么粗的麻绳,搓好了,这便是灯捻。

  在张飞可惜无比的眼神中,李孟羲把麻绳直接丟到酒坛中,然后把酒坛盖上,把麻绳就在酒里泡啊泡。

  三五分钟后,李孟羲打开酒坛,伸手捞出。

  复取火折子,点燃。

  这一点不打紧,火顺着麻绳一头,火直接蔓延到酒坛里了,火苗噌的一下窜到酒坛里去了。

  轰然燃起的蓝色火焰,差点把李孟羲眉毛给烧了。

  李孟羲脸忙往后撤,吓的亡魂大冒,他觉得,酒坛里的高度烈酒如此剧烈的燃烧,要爆炸了!

  李孟羲抱起弟弟就跑。

  跑了两步,“跑!”李孟羲朝刘关张三人大叫,让三人也跑。

  刘关张三人诧异的看着吓的抱头鼠窜的李孟羲,这仨视炸弹如无物的好汉,只见关羽面色如常,一手拂须,一手捏起搭在酒坛边沿的草绳,拿起随手丢在石桌上。

  然后,随手拿起盖子,往酒坛上一扣。

  数个须臾之后,关羽又掀开盖子,瞅了一眼坛中,“灭了。”关羽转头看着跑出几步外的李孟羲,平静的到。

  此时,李孟羲有多尴尬,可以想象。

  亏的还是个懂科学的现代人,一着火,就吓的如兔子乱窜,都不知道先把火源移出,然后再隔绝空气。

  李孟羲放下弟弟,低着头脸色讪讪的往回走。

  走到石桌旁,李孟羲装作沉静模样,说,“我是想以酒代油做灯,不想,酒精起燃如此迅疾。”

  李孟羲想干啥,刘关张听明白了。

  关羽丹凤眼微眯,呵呵一笑,“羲儿,你若是要做灯,这灯捻上,还需一灯台。”

  关羽拿起草绳,手指草绳一端说着。

  李孟羲皱眉一想,恍然大悟,知道忘了哪一步了。

  如果只是个灯芯放到酒坛里,火焰顺着灯芯,直接烧到酒坛中了。

  就比如酒精灯,口特别小,灯芯呢,等于是被灯口束缚住了,所以,灯芯只有露到外面的那部分,接触到空气,才会燃烧,而下边的灯芯,和玻璃卡的紧紧的,不接触空气就不会燃烧。

  也就是说缺一个灯台,或者一个薄木板,中间钻一个小孔,灯芯穿过小孔,这样也行。

  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之后,李孟羲目光四下搜索,便看到了,盖酒坛的盖子。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一般的酒坛,都是麻布一盖,绳一圈一扎,然后再外边糊一层黄泥,这样就完成了密封结构。

  算李孟羲运气好,拿来了一个有木盖的酒坛。

  李孟羲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