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六章 观城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烦之中。

  所以特意带了很多民夫,就是为了人多势众,是为了威慑。

  此中涉及到了心理战术,假若,攻某城,已经计算好了,三千兵力就能百分之百把城池攻下,那么,此时该派多少人攻城?

  是就派三千,兵力精简,减少粮草消耗?

  不对。

  就算打算三千人攻城,也应多多派遣兵力,派一万人参与围城才行。

  只三千人,人数不多,数量不够给敌军造成威慑,敌军则就不会畏惧。

  相反,如果是一万军队,我军打算以三千兵力投入攻城,其他不动,但我军知道,敌军不知道。等到攻城开始,我军只动了三千兵力,便屡屡让城头几度易手,险象环生,那么敌军守城将领再往一看,看到城外还有乌泱泱的大军,顿时心只往下沉。

  此时,敌军守城意志不坚决,我军再威逼利诱,对城中发箭书,言说早降可得厚待,待城破再降,鸡犬不留。

  敌军守城将领考虑到城墙屡危,且城外攻城兵力还有很多,自思再守下去,城池必破,守城将领于是索性直接降了。

  敌军守城将领哪里能知道,我军打算攻城的兵力就三千人而已,余下的民夫根本没打算投入攻城战。

  故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人越多越好,人无边无岸,看着就吓人,敌军看我阵势,未战怯了三分,及战,还得留出部分兵力防备我后方人山人海,战后,纵我精兵溃败,敌军观我后阵还有许多兵力,敌军不敢追击。

  此便为威慑,两虎相争,旁边哪怕是站了一只狗,老虎也得忌惮。

  攻城之精兵,是虎,虚壮声势之民夫,看似人多势众,实则战力顶多是狗,可就因狗在,又虎当前,敌军畏狗亦如畏虎。

  三千精兵,吓不倒守城敌将,

  九千民夫,论战力尚不如三千精兵,则反能吓倒敌城守将。

  精兵能成之事,人多势众或不能成,人多势众能成之事,徒有战力人数不足则亦不能成。

  若以精兵为虎,以为狗,则虎狗各有其用。

  放于今时,围三缺一是为给敌军留一后路,看是否能吓走敌军,以得意外战果。

  三千精兵是断不足吓退黄巾的,但两万民夫则有可能。

  攻城第一步,围城,刘关张三人把三方城门前列好阵势,把城门堵住之后,攻城第二步,观城,李孟羲跟着刘备,远远的围着城池绕了一圈,以知哪向城墙高,哪向城墙矮,哪向城墙新,哪向城墙旧,又哪向有护城河,哪向没有护城河。

  转了一圈,李孟羲首先一个感觉,南和城非常大,比当日攻打的文安县城大的多,城墙也高的多。

  攻城器械到今日为止,军中能生产的,依然只有攻城梯和攻城椎而已。

  要造攻城梯,先要知城高。

  李孟羲遥望着高耸的城墙,皱眉看了片刻,问,“玄德公,你观此城,墙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