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四章 旗帜系统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可以把旗服同色,旗服不同色,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而除去各自的缺点呢?

  李孟羲眉头紧皱绞尽脑汁想了好久,眉头舒展开了。

  方法有了。

  可以让军旗,既有和军服同样颜色的部分,又有颜色和军服差异很大的部分,让后方观阵的传令兵一眼就能看的到。

  解决的方法是,用步卒营举例,步卒穿红色军服,那么百人队的大旗,旗杆用红色油漆漆一遍,并且军旗旗面在一圈的部分,用一圈宽的红色布料来缝,中间旗面的百分之八十的面积,用和红色差异很大的其他颜色作为旗面的主要颜色。

  于是,在后方观阵的人能一眼看出颜色区分明显的旗面。

  而在军中厮杀的士兵,突然接到军令要跟军旗冲锋,忙抬头看军旗在哪,按视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是看到红色的旗杆,这时可能眼盲,一时未能看到,也可能是看到红色旗杆,下意识就跟上去了。

  然后稍后,眼睛看到的旗面,旗面边缘很宽的区域也是红色的,这就给大脑一个熟悉的信号,厮杀的头脑混乱的士卒,自然就跟着有红边的军旗走了。

  又因为,军旗不是纯粹的红色的,内里的大块面积是其他颜色,于是,眼睛盯着红色看了许久的步卒,突然抬头去看军旗,不至于眼盲把军旗略过去了。

  完美。

  一面旗,有不同的颜色,既可以避免眼盲看不到军旗,也可以利用人的下意识行为,令士卒下意识的就跟着红旗杆红旗边的军旗走。

  刘备问,军旗用于标识,当以醒目为要,军旗和军服颜色一样,是否不妥。

  李孟羲把这个问题想了又想,想到了答案,军旗的颜色可以跟军服的颜色既相同,又足够醒目——只用让军旗有两种颜色就把问题解决了。

  要说,军旗四边的宽布够不够显眼,能不能起到作用?完全够了。

  一个百人队放战场上,就那么一块地方,占地大也不过方圆十米,宽三四厘米的布带就已经足够显眼了。

  由旗帜延伸出来的这么多问题,都已讨论出了结果。

  李孟羲揉着鬓角,感觉鬓角隐隐发痛,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想东西想的脑壳疼是种怎样的体会了。

  李孟羲突然想起,一面旗,有两种颜色,并且旗子边缘一种颜色,旗面正中是另一种区分很明显的颜色,这种旗李孟羲想起其实不久前见到过。

  那是文安县城破城不久后,在辎重队,李孟羲看到了一面破破烂烂的汉军旗,不同于一般十人队长度跟枪差不多的枪旗,那面军旗旗面很大,少说得是百人队,甚至千人队的队旗。

  当时李孟羲觉得那面军旗旗帜边缘一圈黑色,和内里大片红颜色,有些不搭,很不协调,李孟羲觉得不好看。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军旗是那样,也没往下想。

  军旗有关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