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言曰汉将亡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知若渴。

  “唉。”李孟羲轻声叹气,“治国之术,呵。”李孟羲自嘲的笑了笑。

  “治国之术,某只略知。”李孟羲朝刘备拱了拱手。

  “敢教玄德公得知,之前,语出未竟,多有隐瞒,非是有意相欺,只因我兄弟二人,囫囵乱军之中,幸得玄德公收留,我兄弟二人幸而苟活。

  我二人皆赖玄德公鼻息而活,个中激偏之言,不敢妄言,此为明哲保身之举,唯恐触怒玄德公,而致生祸。”

  “今观玄德公气量宏大,忧国忧民,乃真君子也,绝非因言罪人之人。

  也罢,某就斗胆一言!”

  李孟羲说到激昂处,以手拍案。“若我说,汉室将亡?玄德公以为如何?”

  一语出,满帐皆惊。

  李孟羲立刻就听到了身后不悦的冷哼声。

  刘备怔怔的看着李孟羲片刻。“唉,孟羲但直言无妨!”

  刘备神色复杂。

  “那好。”李孟羲点了点头。

  “某问,玄德公可知,何以有黄巾之乱?”李孟羲昂首,目光正对上刘备,四目相视。

  “唉!黄巾之乱,只因当今圣上宠信奸宦,不理政务。政令不兴,故此民生凋敝,使黄巾祸起矣!”刘备以手拍案,叹气不已,刘备对汉室江山忧虑万分,不禁怅然。

  “此其一也。”李孟羲缓缓说到。

  “某以为,黄巾之乱,当今圣上宠信奸佞致使政令不行,只是表因。”

  “奥?”刘备目光一亮,他正了正身体,拱手一礼,“愿闻其详。”

  “黄巾之乱,起因有三。”

  “其一,在于土地。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但有一口吃的,不至于饿死,百姓便不至造反干杀头的勾当。

  汉已立国近四百年,天下承平日久,相比汉初,户口已倍增十数倍,人口越来越多,土地总数未增多少,人均土地自然越来越少。加之地主豪强巧取豪夺,土地兼并严重,有限的土地,已经不足以养活众多百姓。

  若风调雨顺,百姓勉强可活。

  然连年灾荒,田间颗粒无收,百姓已无活路。此时,若官府勉力赈灾,或许灾年可度;若官府倒行逆施,更增赋税,苛捐杂税更重,民无活路矣,官逼民反,民岂能不反?故黄巾之乱,罪不在民,在于官府……”

  “哼!”

  李孟羲一语未毕,一声如炸雷般的冷哼响起,李孟羲被这突兀的一声冷哼吓的差点跳起来。

  “数年大旱,非是官府之过!朝廷上下自有对策,安心等朝廷救济便好,何故造反使局势糜烂更甚?明是造反,何为起义?义之何在?黄巾军都是贼骨头,当杀!”

  李孟羲转头看去,只见张飞吹胡子瞪眼,一副义愤填膺模样。

  果然,说汉室将亡,说朝廷官府不是,会恶了对汉室衷心耿耿的关张二人。

  李孟羲对此,早有所料。

  背身朝张飞施了一礼。

  “三将军。”李孟羲面带浅笑。

  “将军以为,黄巾军不该造反,而是该等官府救济是吗?”李孟羲反问张飞。

  “本该如此!”张飞毫不停留的答到。

  “那若官府未有救济,百姓又当如何?”李孟羲又问。

  “你怎知官府未有救济!”张飞霍的起身反问。

  “若官府有救济,何至黄巾乱起?”李孟羲摇头,“难道三将军以为,百姓不该造反,该乖乖等着饿死不成?”

  张飞牛眼瞪的老大,胸膛起伏,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就……是天大的道理,也不能当反贼!”

  张飞一句话撂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