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辅助军备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锄头等,此等铁器,于战阵无用,且要用车拉带,徒废运力。

  但发于民夫手中,一者,可腾出空车,二者,民夫手有镰刀,割草采柴,多增便利。”刘备说着。

  李孟羲想起来了,军中的确屯着很多锄头,镰刀之类的非兵器之类的铁器。

  这因为,黄巾兵就是这样,好多黄巾扛个锄头就造反了,因此,把黄巾打败之后,收缴的工具类铁器很多。

  铁器珍贵,因此,带铁的东西,都收归缴获带着走了,拉了不知多少车东东西西。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再者,铁器毕竟是铁器,不管镰刀多短,拿在手里,也能当利器的。

  对民夫不甚放心,因此把民夫手里的铁器全都收缴了,民夫数千人,手无寸铁。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发了民夫旗号,一番操作之后,民夫已然归心。

  再加上,每扎营散民夫出去自行采集物资,有没有镰刀柴刀之类的工具,跟徒手采集的效率,是两回事。

  所以,现下把铁器再分发给民夫,完全得其所用。

  “此甚好。”李孟羲点头,“只是,镰刀,柴刀也罢,锄头和铁锹之类,若有日需决堤水攻,或是撅土攻城,需有大量锄头铁锹储备,需立时能有用。

  不然,到用时,还得满营凑集,徒废功夫。”

  “故,锄头可分于民夫,但,要留数十把备用,不能全分。”

  “不仅如此,镰刀柴刀,也应有一部分留存以为军备。”李孟羲补充到。

  刘备好奇,“羲儿,”他看着李孟羲,有些不解,“若说锄头需备水攻之用,可这镰刀……”

  刘备实在想不明白镰刀可用在哪。

  “是这,”李孟羲直了直身体,他解释,“若要穿山过谷,草木丛杂阻路,需有人在前开路。

  区区环手刀亦或枪戈,开路可不好用。

  还得是镰刀、柴刀。”

  李孟羲这一解释,刘备恍然大悟。

  “那斧头不也得备着?”刘备又触类旁通想到了其他,“山路要真是难行,岂止丛草阻路?树也阻路。此时,需用斧头。

  不止是斧,锯子我看,也得常备。”

  好嘛,先是刘备提出了一个想法,然后,李孟羲补充刘备的不足,然后,刘备再接着增补李孟羲的不足。

  要么怎么说,众人之智,胜于一人之智呢。

  让李孟羲一个人想,他想不了这么全面的。

  于是,集刘玄德和李孟羲两人的智慧之后,合计之后,义军的工具类军备储备条例出现了。

  那就是,不仅刀戈箭矢之类的兵器需要有一定量的储备,其他的辅助类工具,比如,铁锹,锄头,镰刀,柴刀,斧头,锯,也都应储备。

  这些辅助工具,不需要多少,但是,不能没有。

  试想,要是没有铁锹,曹操是如何在冬天挖土浇水,一夜而成冰城的?

  曹操是没有准备铁锹,是士兵拿刀挖的?拿手挖的?可想过没有,拿刀挖得多慢,多废体力。

  诺大的一个冰城要一夜建成,全靠小破刀一点一点挖土,士兵得忙碌一夜,体力消耗严重。

  这要是马超真的攻打曹操的冰城,因为士兵体力不济,得因此多死多少人?

  而要是,备了一些锄头铁锹,专业的挖掘工具,一个人能当十个人不止,也就是,一把铁锹,能省九个人的体力,真要大战,就少九个精疲力尽的疲惫之卒,就少死九个人。

  一把铁锹,等于能少死九个人,赚不赚?

  而要是,没有镰刀,诸葛孔明又如何去偷割司马懿的麦子?

  是吧?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