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 华佗纵在,难为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惹起笑声一片。

  但现在李孟羲听来,只感觉心酸无比。

  这伤兵都要死了,还努力的想多学点字。

  穷苦出身的乡勇对知识的热忱,让李孟羲汗颜。

  有脚步声,李孟羲转头去看。

  是军医卜来了。

  卜免着袖子,手上还有水迹,显然是,刚才是在干煮绷带之类的工作。

  李孟羲回头看了认真的教好友学字的狗子和那个伤兵一眼。

  李孟羲不着痕迹的,示意军医走远聊。

  李孟羲还没问,军医卜便叹了口气,先说了,“肠子断了。这几日每天只能灌点稀的,活不成了。”

  也不知卜这些医者是见惯了生死还是怎么着,说起死亡,卜语气平静,脸上一点表情波动没有。

  好半晌,“奥。”李孟羲奥了一声。

  他听明白了,不是普通的伤,是他妈的肠子断了,这不是简单的酒精消毒和简单缝合伤口能解决的问题。

  纵是华佗在,不一定能不能把断掉的肠子接上。

  肠子断了肯定是能接上的,至少,在李孟羲来的那个世界,肠缝合手术技术很成熟了。

  那,肠缝合手术怎么缝合的,用羊肠线能不能行?

  李孟羲皱眉。

  得有空试一下啊,不拿人试,拿猪试。

  把猪开膛破肚,然后把猪肠子弄断,再看拿羊肠线缝上。

  看猪能不能给救回来。

  如果不行,那就改进方法。

  再试,直到试成功未知。

  李孟羲突然就想起来了。

  自家大爷,也就是亲爷爷的大哥,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被炮弹的碎片炸断了肠子。

  据说,当时战地医院杀了只活狗,用狗肠子把大爷的断肠给接上了。

  人家说,狗肠子只能管四年。

  果然,大爷复原回家,没挺过四年,人就去了。

  小时候听说这件事时,不明白,人为啥换狗肠子。

  等大了,懂一点常识了,还是不明白,难道是,人肠子断了,接不到一起吗?所以用狗肠子?还是不明白。

  在李孟羲在一旁和军医商量肠缝合术之时,这边,什长狗子教他好兄弟背乘法表。

  伤兵背的越来越吃力,声音越来越虚弱。

  “狗儿……”虚弱的声音打断了狗子的沉思。

  “俺不背了吧,狗儿,俺木的劲儿了。”伤兵眼中的色彩,在缓缓消失。

  他勉强的朝狗儿笑了一下。

  狗子愣了,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了,慌忙起身就要去叫军医过来。

  “狗儿……”

  一只软绵无力的手,拉住了狗儿的衣服。

  “莫忙趁人家了,俺到时候了。”

  “狗儿啊,俺死了,有那个啥恤,俺家里人也死完了,剩俺自个了。”

  “这钱,给你拿住吧……”

  什长狗子,一个没忍住,眼睛一红,眼泪流了下来。

  这边,李孟羲和军医敲定手术实验流程,合计好了,多买点猪狗羊啊,啥的动物,开始试试手术咋做。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安装最新版。】

  当李孟羲回来。

  他看到,什长狗子老大不小的一个人,趴在板车边,呜呜的哭。

  听见脚步声了,狗子忙背过身去,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转过身,红着眼,勉强的挤出了个难看的笑,“军师……”

  伤兵死了。

  军医说怕扛不了两天了。

  没想到,就一会儿功夫,人就没了。

  李孟羲走过去,他忍着害怕,伸手,轻轻解开伤兵腹部缠着的一层一层染血的绷带。

  虽说,义军的卫生条件不错,包扎用的布都是沸煮过的,很干净。

  但当李孟羲把绷带解开,看到了这名伤兵暴露的腹部伤口时,他看到了皮肉外翻,以及腐坏发黑的腹腔内的肠子,还有一股迎面扑来的腐臭的味道。

  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冲击,让李孟羲眼皮一跳。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