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 二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泽带来什么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刘承泽作为周国第一个武将拜相的人,很可能会为了避嫌而疏远旧部,如此一来,也就不必担忧他借助军队干政了。

  这话说完,王朴又道:“说到兴元府和永兴军,这次兴元府、京兆府、商州等都需要派遣官吏,吏部这段时间甚至以后都会很忙。”

  说着,他顿了顿,然后目光游移,似是无意道:“若是吏部尚书参与政事堂议事,或许考虑官员升迁降黜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考量。”

  冯道目光一凝,这是要让李明卿任参政?

  将茶盏放下,呵呵笑道:“这要看官家的意思。国朝初立,什么好什么坏,总要试一试。”

  王朴恭声道:“冯公所言甚是。”

  犹豫了一下,他神情严肃道:“我听闻官家明年意欲在洛阳营建宫室,有意让陈将明当这营建宫室使。”

  听闻此语,冯道不由皱眉。

  明年调陈佑到洛阳的事情先放一边,重点是,为什么要在洛阳营建宫室?

  石敬瑭引契丹灭后唐时,虽然烧了几座宫室,但洛阳皇宫大体上还能使用,石晋立国之初的两年就是定都洛阳,后来才搬到汴梁的。

  要说赵元昌喜豪奢吧,也不像。

  毕竟汴京皇城的条件在这里摆着,如果要修建豪华宫殿,首先应该改造汴京皇城。比如建一个延福宫啊,筑一座艮岳啊啥的,都比到四五百里外的洛阳去修宫殿要好得多。

  冯道活了六十多年,他出仕的时候,唐朝还没灭亡,可以说是看着梁、唐、晋三代从建立到灭亡。

  这是真真切切地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于是,想到了赵元昌要在洛阳营建宫殿的不合理之处,他脑子里立刻冒出一个词来:迁都!

  抬眼看了看一脸平静的王朴,冯道捻了捻茶盏盖子上的钮,然后缓缓道:“为政之难,在于其重难迁。若早行,则易,文伯以为然否?”1

  王朴一愣,犹豫了一下试探道:“冯公所言有理,然朴以为,欲成大事,须从时势,势不成,则事不成,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便是如此。”2

  冯道笑了,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王朴:“你我,当附英雄骥尾。”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冯道这是自比为势,时势助英雄,毫无疑问,英雄自然指的就是皇帝赵元昌。

  迁都嘛!不是什么大事,至少对冯道来说,无损他的利益。

  那么,之前在刘承泽拜相一事上对抗了赵元昌的冯道,在迁都一事上附和支持,以期改善甚至增进君臣关系,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王朴没料到仅仅是一句话,就让冯道猜到了迁都的计划。

  不过,能在此事上得到冯道的支持,也算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

  冯道同意,政事堂基本上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接下来只要说服枢密院的吴峦就可。

  至于马青,以他的忠心程度,再加上他在汴京也没什么利益可言,只要事情说开,肯定是支持迁都的。

  这么说来,似乎迁都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艰难啊!

  怀着这样的想法走出冯府时,王朴还有些晕晕乎乎,他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学学相公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