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四章 为尊者讳争道义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

  除了宰相之位外,众人关注的还有一同入京的宋敏贞等人。

  其中年龄较大的宋敏贞为昭文馆学士、尚书省左司员外郎,胡承约任秘书省秘书郎,甘靖宇任起居舍人。

  三个职位都是能够时刻侍奉君前的职位,随着他们上任,可以想见,接下来会密集调整内朝官。

  另一份重要的诏书也在这天下午颁发,谈及的事项是避讳。

  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准则之一就是“为尊者讳”。

  比如这昭文馆,原来叫弘文馆,唐故太子、孝敬皇帝李弘在神龙元年上庙号义宗,弘文馆就改成了昭文馆,等到开元六年庙号被取消,之后昭文馆又改成了弘文馆。

  官府机构因为避讳而改名的情况数不胜数,历史上因为避讳而产生的官场失意人也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言。

  总之,大周嗣皇帝即位十多天之后终于正式说明该如何避讳了。

  诏书先是说了一番大周上承秦汉、下继隋唐的正统地位,之后引用礼书“二名不偏讳”的说法,诉说滥用避讳的坏处,最重要的就一句话: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元昌”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

  同时又规定大行皇帝之名亦如此。

  这事早有先例,唐太宗李世民就发过这样的诏书,后来高宗李治也准备学他爹不要避讳,被有司以他是单名为由怼回去了。

  不管如何,这份诏书一出,一大批官员都准备上书称颂仁政,陈佑自也不会免俗。让熟读诗书的庞中和润色了一份奏章,借助职务之便直接递到政事堂。

  庞中和、梅松二人都被陈佑带到枢密院,充了书令史一职。而张昭,最后选择到开封县,也就是他家住处归属的县,陈佑假公济私把他安排为开封县尉,一跃成为正九品下的官人。

  打探情报的工作自然还是交给张昭,不过陈佑从江陵把丁骁召来开封辅助张昭。

  晚上陈佑、赵普设宴为宋敏贞三人接风,同时也叫上了蒋树。他们六人,再加上还没来京的潘美等人,初步形成一个政治小团体。

  只不过潘美、蒋树也就罢了,各自领兵,看得是军功。暂时没有军职的陈佑,同纯粹文官而的赵普、宋敏贞等人之间有竞争关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了一些诸如守望相助之类没有营养的话,宴席也就散了。

  陈佑没有回自家宅子,冯道事先让他晚上到冯府谈话。

  此时一更鼓已过,冯道早已吃过晚饭在书房等着,陈佑叫门之后立刻被管事迎到书房。

  看到陈佑面色酡红,冯道皱起眉来:“喝了不少酒?”

  陈佑呵呵笑着行礼:“老师放心,这酒没甚味道,淡得很!”

  冯道无奈摇头:“倒没想到你这厮是个酒鬼!”

  说着便吩咐仆役将早已备好的醒酒汤端来。

  这让陈佑有些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