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章 当立殿前两相制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自己说出口。

  好一会儿,赵元昌脸上露出笑容,看向陈佑道:“陈卿既入枢密院,可是有所思量?”

  脸上带着笑,但“陈卿”二字一出口,这气氛一下子正式起来

  陈佑当即肃容道:“陛下明鉴,枢密都承旨臣陈佑欲请设立殿前司,以侍卫大内殿前,为王前驱!”

  “殿前司啊!”

  赵元昌似是颇为感慨,不过陈佑这番话在他预料之中,当即道:“如今侍卫亲军兵员充足,何以另设一军?”

  目的当然是防着侍卫亲军了!

  可惜这种话不能直接说出口,陈佑只能用其它的理由:“回禀陛下,如今四边不靖,国内不安,而侍卫亲军一干将校精兵强将,正当镇边疆平内乱。如此,皇城守卫难免空虚,故当设新军以护卫皇城。同时也不必窦、巴、郭等诸将军日夜留守京城,我军外战当再添三员将帅!”

  最后一句话又是陈佑建议给窦少华三人的好处了: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出镇京外。

  “此议可行。”赵元昌最终点头,“你回去抽空递一份奏章上来。”

  “喏!”

  此事结束,陈佑便自行告退。

  不像从前还是秦王的时候,现在的赵元昌好些事都不怎么知会陈佑赵普等人了。

  对此陈佑早有思想准备,毕竟身份不同,所思所想也就有了变化。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议论天下局势,而是做好赵元昌安排下来的任务。

  当然,该知晓的该思考的都不能放松,一旦赵元昌问起来,必须得言之有物,如此方可得到信重。

  殿前司这事不是一时半会能确定的,赵元昌都让陈佑“抽空”递奏章了,也就是说现在还不合适。

  不过这事会先放风,好让这次赵元昌在侍卫亲军插人阻力更小。

  果然,第二天陈佑刚刚散衙回到家宅,就有好些个人来变着法子打听此事。

  这些人都是只听到一些风声的,像刘明杨邠这等人能当面询问官家赵元昌,而其他人就只能得到不知道转了多少手的消息。

  能到陈佑这里来打探消息的,无不是前几天同他谈话的那些人,从这些人的口中,陈佑也得知为何这么多人讨论殿前司了。

  无它,流传的消息中说殿前司极有可能要高出侍卫亲军半截,而且将校以侍卫亲军为主。这就意味着,侍卫亲军这一拨人,一旦被选入殿前司,升官那是妥妥的。

  不用说,这肯定是赵元昌示意传出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这么打算,陈佑也不清楚。

  十一日,荆王赵元盛被护送入京。

  同日,下诏封卢璟为宝应县开国伯、崔承霖为高邮县开国伯,而镇宁军由于国丧期间擅动刀兵,节度使瞿以震罚俸一年、金五十,除节度使号,迁镇宁军节度留后。

  澶州归属没说,留给三个军自己去扯皮。但是荆王入京,空出的一个广晋府,也很让人心动啊!

  当即又是一场争斗。

  只是这就不关陈佑的事情了,他全副身心都放在侍卫亲军之上了。

  十五日,敕令蜀地各州设立防御使。这防御使同制置使一般只管军事不管民政,按制辖两军,一军正兵、一军乡兵。

  同时又重申各制置使司辖下的正兵必要之时要听从制置使调遣。

  如此一来,原来制置使统率的诸军被分置到各州,又有防御使相制,这权力一下就小很多。

  至于防御使,诏令自各军都指挥使提拔,于是顺理成章的,有一些军就换了人。

  十七日,敕令侍卫亲军调兵入蜀,填补各州防御使空缺。

  十九日,拖了半个月的侍卫亲军各级将校迁补名单终于出炉,潘美、杨光义等人赫然在列。而且潘美补了一个步军副都虞候的缺,是这一轮入京的赵元昌亲信中官职最高的一人。

  这一日,陈佑带着一众家兵出城,他要接一个人。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