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文馆和水师分歧_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齐国公要见俺?”

  这天施琅终于敲定了所需,双方文书签订,明日货物装船,施琅船队就可以赶在冰封之前扬帆南下了。

  结果施琅猛地听到了一个叫他震惊的消息。

  秦朗竟然要见他!?

  这真太不可思议了。

  “面宽额阔,果然是好面相!”

  秦朗看了一眼施琅,很不走心的赞叹了一声。

  他实际上对施琅这个人并没什么期许的。

  甭管历史上施琅有什么成就,秦朗这次见之也都不是抱着收拢人的念想见的。

  他只不过是好奇。

  虽然这家伙比不得洪承畴、吴三桂,但怎么说也是个名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赶上了就见一见了。

  面宽额阔好面相之类的话,是秦朗要见施琅后,秘书处送上的一分情报。只是简单的收集了一下施琅的基本信息。这家伙小的时候面宽额阔,这男相放在相术上可是上等,让施琅的亲爹施大宣大为高兴。

  施大宣以为这是贵人相,所以对施琅严加管教,希望施琅日后能封侯拜将,光耀门楣。

  “小人施琅见过国公爷。”

  施琅规规矩矩的向秦朗行礼,一点也没见傲然,更没有“老子不是你这一路的,老子不吊你”的桀骜。

  “施琅啊,今日召你前来,乃是有一事想你通转南安伯。”

  “国公请讲,小人必给您转到。”

  “本公欲立一座同文馆,要请一些通晓外文的老师。这点两淮虽也为海运重地,可真不能与岭南相比。想了想,此事还要烦劳南安伯一趟。”

  “无论是东洋南洋,还是西洋天竺,但凡通晓诸国言语者,皆可为我同文馆之师!”

  秦朗虽然瞧不上鞑清,但是“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却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且同文馆的名字比较起大明的四夷馆来,逼格当然是下降了,可现在一是大明还在呢,二是四夷馆的名字太那啥了。

  讲真的,当年永乐大帝时候用四夷馆还算凑合,因为当时来大明的真他么就是四夷么。

  可现在事随时迁,世界大局跟二百多年前早就不一样了。人家欧洲发迹了!

  将来秦朗是要跟欧洲达成密切交流的,还会捧一捧欧洲,这种情况下你再把人家称之为蛮夷,就太不好看了不是?

  所以同文馆这名字挺好。

  施琅万万没想到秦朗召见自己的原因竟是因为这个!

  他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因为这个问题对于胡建区域性质的郑氏集团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郑家旗下是有很多外人,比如日本人、南洋人、西洋人,甚至是些黑蜀黎。可那都是外国人主动的去学汉话啊,至少那些领头的头领们一个个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

  学说洋话这个概念,从头到尾都没有在施琅的脑海中生起过。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