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 崇祯十七年_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到元宵节,一艘来自濠镜的商船靠上了西港码头,这是郁洲山岛与濠镜往来的第二艘船只。

  第一艘船是郁洲山岛前往濠镜的。

  现在濠镜的卜加劳铸炮厂可是代表着西方最高铸炮水准的存在。

  所产的铜铁炮不仅供濠镜本身使用,还行销东方各国,比如大明、日本等,甚至就连西方的欧洲国家都派人前来购炮。

  所以秦朗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派人向濠镜购炮,那是顺理成章。

  不从葡萄牙人手中多买几门火炮,怎么能对比的出双方的优劣差距呢。

  卜加劳铸炮厂的火炮不是一般的抢手,但秦朗这边靠着银子开路,还是成功的购回了四门红夷大炮——三门三千五百斤左右的,一门四千斤出头的。

  加上一批药粉和炮弹,总共耗费高达上万两白银。

  然后又留下了一批银子,用以聘请当地造船师傅,和预订火炮的定金。

  现在这艘到来的濠镜船只,装载的就是二次订购的六门火炮和一批在濠镜招募的造船技师。

  当然还有大量的硫磺、硝石,以及许多的闽铁广铁。

  因为闽地和两广都是以木炭来冶铁,成品中硫磷含量大降,性能上比之容易脆裂的北方铁料要好上许多,所以闽铁和广铁在明朝时候都是上好铁料的代名词。

  这艘老闸船舱内装运了上百吨的各类物资,还有来自葡萄牙和濠镜周遭的造船技师五十余人,为首的葡萄牙船长西港区转悠了两天后,选择购买了二百副棉甲和一千把腰刀。这些东西他们用不上,但却可以转手卖给有需要的人。

  闽地的郑家,正敞开了银库来收购各类军器,家大业大的郑芝龙集团,可不止有大把的海上利益,他家的陆路军兵也多以万计,控制了大半个闽省。

  葡萄牙人转手把这些东西卖给郑一官,肯定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然后就是各类铁器和大量的布匹丝绸。

  郁洲山港虽然算不得纺织品的交易中心,可问题是,葡萄牙人的船只也不好进淞沪啊。

  他们在那里做买卖还不如在郁洲山港直接进货呢。

  毫无根基的他们在淞沪挨宰的轻了都不算,而在郁洲山港,凭着与‘官方’的军火买卖,他们花不着太多的冤枉钱。

  然后过了元宵节,从登州交州赶来的船只又堆满了西港区海面。

  齐鲁总兵刘泽清这两月是压力山大,他都不敢想李自成的大军杀入齐鲁之后自己该怎么办。

  但不管怎样,大肆的扩充军力是没错的。

  这就决定了他需要大量的军械。

  尤其是郁洲山岛出产的优质器械,不管是甲衣还是刀枪,用来武装家丁亲卫,真再好不过了。

  为此刘泽清都大出血一样的送来了二百匹战马,注意了,这些可都是战马。

  随着满清对草原东部的征服,大清获取战马的渠道就越发狭窄了,现在西北又被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