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6章读信_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孩子们着想。

  他想到了明年要考举人的大儿子,右手紧握成拳头,眼里闪着坚定之色,转头就往都察院走去。

  等顾青云学完该学的东西,被礼部尚书叫过去聊过后,他就正式开始自己的早朝生涯。

  早朝是辰时上朝,这时已是旭日东升之时,一般到巳时才能结束。换句话说,早一点是九点多结束,再晚就到十一点了,快到吃午饭的时间。

  上完早朝还得继续到官署办公。

  顾青云住的地方离皇宫还不算太远,快一点的话,半个时辰就到了,所以他起床的时间只比以前早半个小时,影响不大。

  早朝时,周围都有鸿胪寺的人引领着,顾青云没出什么差错,只是他刚上任,暂时也没能向皇帝奏事,于是只能带着一双耳朵仔细倾听罢了。

  这里聚集了整个夏朝真正的管理者和引导者,顾青云每次都能有所斩获,对政策更加了解。

  这些他全都一一写在日记里,等他老了回头翻看,那时他就能记起哪一条政策是谁提出的,谁实施的,效果如何……想想就觉得有趣。

  当顾青云在京城慢慢适应和摸索自己新的职位时,越省林山县林溪村的顾家人在过完年后终于收到他的来信,比顾青云预测的时间还要久一些。

  巧合的是,这两封信虽然有个几天的差距,但两拨人却是同时到达的。

  信件和年礼一送到顾家,门房赶紧第一时间拿到顾大河和小陈氏那里。

  顾大河一见到桌面上那眼熟的木箱,眼睛顿时亮得惊人,他快步走过去,小心地摩挲着木箱身上斑驳的痕迹。

  这只木箱是他和父亲亲手做的,一共有三只,来往于京城和林溪村之间,被他们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回邮寄,可谓是熟悉至极。

  他清楚木箱身上每一条划痕的时间,每次看到它们,总能让他喜悦非常。再一看,这次木箱旁边竟然还有个小小的包裹。

  这孩子,怎么不把包裹一起放进木箱?顾大河有些奇怪,不过也没有多想。

  小陈氏正好从内室出来,一见到这木箱子,全身的喜悦立即迸发出来,几乎是连跑带走地奔过去,叫道:“栓子让人送东西回来了!我刚才还在嘀咕,怎么今年的信这么晚才到,肯定是被耽

  搁了。”

  她身后的贴身丫鬟见她快速走动的身影,忙叫道:“老太太,不能急,您走慢点。”顾大河和小陈氏年纪大了,顾青云先斩后奏,直接就请岳母方氏帮忙买了几个丫鬟婆子侍候他们,因为顾大河夫妇和善,小丫头们侍候得就更为精心。

  “我又没老,怕什么。”小陈氏不以为意,她今年虽然已经六十五岁了,但身体依然康健,这是她努力保养的结果。

  和她的同龄人相比,小陈氏的外表至少年轻十岁,青年时因为劳累有损的容颜,在这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