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淫雨霏霏烽烟浓(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翁让我转告你,移民实边确乃治国良策,但关中乃大唐腹心,不同于诸道,朝廷早有明令,两京畿内诸州民户不得随意迁移。再说关中繁华,百姓故土难离。且目前灾情尚可控制,贸然移民有损圣人声誉。”王霨心中百转千回之际,张德嘉一丝不苟转述了高力士的答复。

  “多谢德嘉兄,不知飞龙禁军何时成军?”王霨拱手道。

  “飞龙厩的守卫疏于操练,不堪大用;长安民众又不愿从军,如今才募得两千人,急得高翁头发白了许多,所以才调仙桂兄和卢郎君过来。”张德嘉唉声叹气,替高力士着急。飞龙禁军暂定编制一万人,目前兵力还不到三千,高力士自然沉不住气。

  “为何不从龙武军等北衙禁军抽调将佐和士卒?”王霨试探道。

  “霨弟何必明知故问!”张德嘉的回答愈发印证了王霨的猜测。

  “怎么不请高相国相助?安西精兵虎视碛西,高相国练兵名不虚传。”阿伊腾格娜掩嘴笑道。

  “高相国与家父齐名,训练一万禁军还不是手到擒来。”王绯对王正见和高仙芝都十分推崇。

  “建宁王妃和真珠郡主有所不知,高翁早就请高相国操练数次,可惜士卒根基太差。”

  “算了,不提飞龙禁军。”王霨正色问道:“德嘉兄,你告诉我实话,太仓中的存粮可够应对洪灾?”

  “不瞒各位,前几年各地节镇频频出击,尤其是连绵数年的剑南战事,消耗甚多,太仓和渭桥仓之粮出的多、进的少,加上司农寺的官吏监守自盗,存粮并不充裕,但应付当前灾情足矣。”张德嘉并未隐瞒:“高翁说眼下救灾要紧,先放贪官蠹役一马,待雨势缓解,再一并算账。”

  “如此某就放心了。”王霨松了口气,他之前最担心的就是中枢无法保障长安粮食供应:“烦请德嘉兄转告高翁,务必加快从江淮州县转运粮食。若漕运受阻,就走陆路;若陕县水大,就转道益州。”

  “霨弟有所不知,前些年杨国忠执掌财赋,为炫耀其功,命各地州县变卖存粮换成金银绢帛送至左藏。如今大内左藏充盈,江淮州县却只有当季余粮,且在数月前已被李相悉数征调到长安。欲要再征,唯有秋收过后。”

  “祸国乱政!”王霨愤恨不已。

  “小郎君,家兄来信说河中近年风调雨顺、牛羊成群,若有必要,吾可求家兄援助些肉脯、奶酪和牧草。”阿伊腾格娜孜孜不倦试图推动忽都鲁直接与天可汗和解,使突骑施部重回大唐藩属行列。

  “多谢伊月,但远水难解近渴,再说怛罗斯城距长安万里之遥,长途运输消耗太多。”王霨摇头否定。

  “建宁王妃、霨弟、真珠郡主,你们不必忧心,钦天监说,一般立秋之后暴雨就能缓下来,灾情也当迎刃而解。高翁那边事项颇多,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