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一章:力劝三军整旗鼓(一)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哥哥,你在哪里?我还能见到你吗?”阿伊腾格娜怀着思念和担忧,睡了过去。

  日夜不停的长途跋涉,让少男少女们都吃不消,不一会儿功夫,他们都或浅或深地睡着了。

  马车内暗香浮动、如麝如兰。

  浅浅入睡的王霨恍惚间,似乎看到安西军和北庭军内外合击,在怛罗斯城下粉碎了大食叛军的主力。他正要高兴,却见王正见和高仙芝为如何处置战俘发生了冲突。

  一个激灵,王霨从浅睡中醒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方才只顾着开心,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让他在马车内坐立不安。

  犹豫了片刻,王霨轻轻从车厢里走出来,跳到赤炎骅背上,驱马来到王勇身边。

  “王勇叔叔,方才那些石国人说唐军在拓枝城屠城了,你觉得可信吗?”作为一名穿越而来的现代人,王霨对于残忍的屠杀十分反感和抗拒,但他拿不准唐人会如何看待屠城,因此刚才有点犹豫。

  “估计是封常清的手笔。”王勇略一思索,低声说道:“至于为何要屠城,我猜不出来。但封常清行事,多有深意,绝不会特别简单。”

  王勇平淡的语气让王霨微微有点惊讶和难受,他本期待王勇会义愤填膺,却不料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推测事情的来龙去脉。

  “王勇叔叔,北庭军屠过城吗?”王霨紧张地问道。

  “没有!”王勇坚定地否定道:“都护并非嗜杀之人。”

  王霨心头一松,疑问道:“为何安西军就下得去如此狠手呢?”

  “小郎君,你可是厌恶屠城之举?”王勇从王霨的语气中察觉出了一点端倪。

  “王勇叔叔,战场厮杀乃生死较量,不杀人就会被人杀,自然无需仁慈。可若是战胜之后,对手无寸铁之人挥刀,实在令人无法接受。”王霨想起后世发生过的一系列大屠杀,心情黯淡。

  “小郎君宅心仁厚,有都护之风,令人佩服。”王勇笑道:“平心而论,我自己也不愿挥刀滥杀。但对于安西军屠城之事,某却也不愿非议。”

  “王勇叔叔,此话怎讲?”王霨疑惑不解道。

  “小郎君,杜判官为人行事如何,你怎么看?”王勇反问道。

  “谦谦君子、足智多谋、见识不凡。”王霨一口气用了三个成语。

  “小郎君所言甚是!”王勇点头道:“杜判官颖悟绝人,却恪守君子之风。可安西的封常清和杜判官不同,他心志如铁、双目如电、行事犀利,却重结果轻道德,不在意世间物议。”

  “如此性格,确实与杜判官泾渭分明。”王霨叹道。

  “小郎君,你可知道,安西军中许多人都甚是畏惧封常清?”

  “嗯!听马校尉说起过一二,以他之武勇,提到封判官时,脸上的表情却如老鼠见了猫一般,特别好玩!”王霨点了点头:“不过,那岑掌书似乎并不畏惧封判官,话语中还满是敬佩和欣赏。”

  “不清楚,或许是两人比较契合的缘故吧?”王勇摇头道:“小郎君,封判官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讨人所喜,但高仙芝对其言听计从,却并非没有道理。据都护所言,封常清行事谋算甚远,从不做无谓之举。由此推之,安西军屠城之事,背后或大有文章,决不能简单视之。”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