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 572 蓄力_红警大中华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的南洋,不少中国大型企业都在南洋驻点,进行投资,主要经营有热带作物和一些高新产业。而在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地,中国企业也都已进入,开发的重点主要是资源,也有利用其比中国还便宜的劳动力,生产相对不那么复杂的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而在非洲,中国的布点就更多了。北非地区中国企业开发的重点就是当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中国即便在那里没有获得油田,也热衷于做中间商去运输油气资源。而且中国本身也是能耗大国,对油气资源的消耗巨大。而黑非洲地区经营则更为多样一些。

  东非的苏丹、索马里,已经基本被中国渗透进去,西非的尼日利亚、安哥拉、纳米比亚,中国也着力不少。而且中国对非洲的开发,并不是简单的资源掠夺,也不是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就是居高临下地做一做慈善,而至于这里的人具体需要什么却根本没有心思。

  中国对于这些非洲国家的扶助是带有很强系统性和指导性的,简单来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以文化教育为先导,先富民,再教化,提高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并不指望带来一些粮食或者书籍就够了,那是欧美那些普世主义的所谓慈善家们的行动,只有在经济情况改善,这里的人们能够温饱,并开始接受教育,打破传统部族社会结构的时候,非洲国家才能够真的迈向现代国家。

  其实最有力量彻底改变非洲国家落后局面的社会制度是cp那一套,基本上旧有的东西都可以连根拔起,通过自己强大的组织里重新捏合。但是奈何中国现在无意大范围传播红色思想,而且在这些地方红色思想的基础也比较薄弱,即便实施,成功的机会也略弱。

  中国企业进入这些渗透比较好的非洲国家后,首要工作就是为当地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其中以学校、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为最多,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占去一些平民的土地,而中国企业聪明的与当地人协商,使用他们的土地,为他们修建更为现代的建筑。原本低矮的小破平房,甚至直接就是部落的毡房,被改建成一些三五层的整洁小楼,有自来水和供电,居住水平大大提高。这让许多当地人选择跟中国企业合作,提供土地,并让中国企业给他们盖房。

  同时,大量的当地人也在中国企业进行的工程中找到了工作。像是在苏丹,一开始很多当地人都是给中国的工人打下手,跟随中国企业进行了几个项目之后,往往就积累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些聪明的人甚至还找到了门道,出现了一些当地人组建的土木公司的情况。

  这种局面其实中国企业也乐于见到,中国力量再大,也不可能将整个非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