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8章 司法改革_三国之经天纬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地方官前来处置才行。刘纬本来不愿意这么做,这势必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和行踪,他本想低调暗访的,因此才刻意叮嘱李帅,不要宣扬自己身处葭南驿站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葭萌县与葭萌关不同,后者是横贯在金牛道上的雄关险隘,军事要地,前者则是在葭南亭村东南二十余里的阆水西岸,是一个后兴起的县城。

  因蜀中市场逐步形成,商品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因此阆水也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商路,为水路运输的重要航道!所以,原本位于阆水岸边的偏僻小县,也是逐渐繁荣起来,码头更是商品货物运输的枢纽!

  天色将晚,路程有二十余里,即便驿卒是骑快马去报信,来回往复恐怕也需要一个多时辰,这当口,刘纬索性回到了自己的居舍,传令用膳的同时,心中也在思虑一件事,那便是关于司法改革的问题!

  县太爷升堂审案的情节,相信经常看古装影视剧的朋友们,应该都有印象,也就是说,在古代,地方官员不仅要主管行政,连司法也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当然,在人口稀少,县政相对不那么繁杂的古代,也许这样的模式是适合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刘纬深知,这个制度的弊端其实非常大!

  也很好理解,行政司法,皆出于一人之手,地方官员的权力,未免有些过大,这便会造成其如同地头蛇一般说一不二,无人敢于抗拒的局面产生!

  如果这个地方官是清廉职守,为民造福的好官,那就是百姓们的福分;可如果他是个贪官酷吏,那百姓可就遭殃了!权力过大,缺乏监管,便有了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空间,无异于滋生腐败的温床!

  刘纬自从主政益州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可执法之人与执政之人是同一人,便还是人治而非法治,是否依律办事,完全凭官员们的自律和操守,那怎么能行呢!

  是!刘纬可以通过这种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惩办,能起到震慑和杀一儆百的作用,可他也分身乏术,益州那么大,岂能面面俱到?

  原本,刘纬拥有一支特务队伍——锦衣卫,他们倒是可以充当刘纬的眼线和耳目,把民间发生的一些坏法行为,报告给刘纬。可现如今,锦衣卫已经改组为情报部,不再具有特务工作性质,况且靠特务政治来治国,也违背刘纬的初衷!

  更何况,锦衣卫也不是万能的,他们虽然无孔不入,可在这之前,对亲贵坏法和末吏跋扈之事,也并未禀报啊,导致刘纬不亲自走下来看一看,还被蒙在鼓里呢!

  也许是锦衣卫们见事关亲贵,不敢妄言,也许是他们受时代的局限性,看不出问题所在,总之凭他们来监管和解决官员坏法问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