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战或不战_三国之经天纬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令放了樵夫,随即携同张嶷一起,来到一处小山丘之上,伏下身子,悄悄观察起来。

  此时天色已晚,但由这座山丘上,仍然可以依稀看清楚资中县周围的状况。果然,如同张嶷所说,资中县城外,到处扎满军营,营中帐幔连天,灯火无数。

  仅仅凭军帐的个数来看,这里驻扎的军队,应该不下两万人!还有可能会更多!

  刘纬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冷汗直流。他作为一名现代人,还是第一次目睹古代军营的庞大景象,怎么能不觉得震撼呢!

  不过,一番观察下来,刘纬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赵韪军的营地,毫无章法可言,只是散乱地分布在资中县城外,大多数是幔布军帐,却没有扎军寨!

  古代行军停留时,建立临时营地的做法,就叫“安营扎寨”。所谓的“寨”,就是指木制栅栏,安营扎寨直白点说,就是搭起帐篷,扎下栅栏的意思。

  这安营扎寨,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对于古代将领来说,会不会指挥士兵合理地建立临时营寨,是一项重要的指挥技能。

  有章法的营寨,进可攻击,退可据守,使士兵们在荒野中也有险可凭,不至于被敌人突然袭击,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临时的小城一般。

  而眼下的赵韪军营,在刘纬看来,简直就像是几万郊外自驾游的游客搭起的野营营地,大大小小的军帐,杂乱无章地分布着,连个起码的寨墙都没有!

  “伯岐,汝以为如何?”刘纬轻轻点指远处的赵韪军营,询问张嶷道。

  “愚以为,赵韪真乃粗鄙之武夫耳!如此扎寨,败像显也!”张嶷轻声回答了刘纬的问题,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刘纬认可地点了点头,他明白,张嶷也看出了赵韪军扎营的问题所在,但刘纬自己的想法与张嶷却有所不同。他觉得赵韪此人,绝非那么简单,一个统兵多年,权倾一方的野心家,不可能会是个愚蠢之人,眼下如此扎寨,疏于防范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首先,从那樵夫所言可以得知,赵韪统帅的这两万兵,并不都是成都之兵,有一部分是在沿途汇集起来的,这些人平时各有统属,素质也是参差不齐,骤然组成一军,指挥起来也是有些无序。

  再有,就是赵韪有恃无恐。从樵夫所言可以判断,他公开造反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现在州牧府有没有得到消息都尚未可知,更谈不上调兵平叛了。资中附近属于益州中心区域,一向相对太平,周围驻兵不多,也就是说在此地,根本就没有能够威胁到赵韪的存在,他当然用不着扎寨了!

  从种种迹象来看,赵韪军之所以暂时停留在资中,目的就是汇集军队和征收钱粮,现在看来,他们已经做好了转向进攻成都的准备,说不定明天就要启程了!

  赵韪的算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