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梁成涛_卜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愣了愣后便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梁成涛笑着道,“我看中的是你的脑子,我寻思了,资金我出,你只要负责给我出点子就行。”

  “抱歉,我还是个学生,”凌二手摩挲着茶杯,“别说我想不出什么金点子,我也没那个时间想金点子。”

  “金点子”和“大哥大”、“万元户”一样,都属于热门词汇。

  “不,不,你误会我了,我要是这个想法,一是看低了你,二是说明自己没眼光,什么‘金点子’的,销售的噱头罢了,我不是那种俗人,不搞这些,”梁成涛认真的道,“你不管是想法,还是思路,都比我强,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你啊,是我的领路人。”

  “我怕飘,经不住你这么夸。”凌二自然拒绝毒奶,他话锋一转,紧跟着好奇的道,“现在的情势你应该比我还了解,怎么想起来开厂子了?”

  梁成涛为人谨慎,并不是那种傻大胆,他搞不懂,这是哪里来的底气。

  梁成涛道,“你跟我说过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不会变得,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点曲折算得了什么?”

  “说的不错。”凌二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梁成涛顿了顿后,又接着道,“《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是去年颁布的,不过,我想你也发现了,长三角、珠三角还是经济桥头堡呢,你认真看看,除了一些摆摊的、开商店、饭店的,事实上,所谓的私营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以集体的名义从事经营的,要么是承包企业,要么是挂靠。”

  “所以,你是挂靠还是承包?”凌二倒是一下子摸清楚了他的打算。

  “我可没那个本事去承包,”梁成涛摆摆手道,他深怕凌二不了解里面门道,便解释道,“承包呢,以前是优先从本单位委派、认命、职工推荐,现在呢,外人也可以参与,不过无非也是招聘、招标的形式,不管企业好坏,基本是千人大厂,我可负担不起。

  比如浦江绳网厂,一千四百多职工呢。”

  “那你走挂靠?”凌二对挂靠的全部了解是基于传闻,基本什么都不懂。

  “对,办小集体企业。”见凌二不懂,他接着道,“城市集体工业企业的具体形式很多,其实主要就两种,一种是局属、区属或县属的集体企业,这叫大集体企业。

  另一种是为安排待业知青而组织起来的合作社,这种叫小集体企业,企业自负盈亏,社员按劳分配。”

  “那也不算挂靠了吧?等于自筹自建。”凌二搞不清楚这里的弯弯道道。

  “不,上面还有婆婆的,叫浦江集体事业办公室,”梁成涛笑着道,“不过这个婆婆不当家不做主,银行户头,公章都是独立的,我们自己说了算。”

  “这个事情能做。”凌二听起来隐隐还有点小激动呢,“你是打算做什么产品?雪花膏,蛇油膏?”

  “目前主要做牙膏和洗衣服。”梁成涛笑着道,“不需要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低,八十多万绰绰有余。”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