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九四、捷报飞作满城喜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圈中,却是让因为失去土地而心中茫然的百姓接受工业化的一个妙招。

  邓若水便在一篇评论中谈及此事,以为若能推而广之,则“男有分,女有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之世至矣”。

  赵景云聚精会神地看着这篇评论,只觉得邓若水虽然说得极是美妙,但实际操作之上,却还有种种弊端,只是此时他尚无法看出这弊端罢了。他正思忖之间,突然听得街上爆仗齐鸣,最初还只是三两声,接着便是连成了一片。

  在临安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流求产的爆仗不但相对安全,而且更加响亮,一般人家过屋乔迁,或者是店铺开张,总得放上个几百上千响。可是象现今这般,全城都响成一片的,却是绝无仅有。

  “想来是……”

  赵景云抬头放下笔,才站起身,石良飞也似地撞开他的门:“赵曼卿,大捷,前线大捷!”

  “果然大捷,军报如何?”尽管前线大捷是赵景云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消息传来还是让他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问道。

  “还不知,要等《周刊》加刊出来。”石良喘着气道:“人都涌向《周刊》公署了,只等那儿放出消息!”

  自从《京华秘闻》风波之后,大宋朝廷加强了对各类报纸、邸报的控制,颁布了专门的管理条例,将军事秘密、国务机密列入禁止播发的范畴之中,还在礼部之下专设一司为“国家新闻司”,发布可以公开的国家大事消息,监管各类报纸邸报的报道。而《大宋时代周刊》凭着其与朝廷的关系,几乎便成了官方指定的发布者。象前线军报,传到兵部之后,兵部转给礼部国家新闻司,国家新闻司再传给《周刊》,故此,对于小民而言,要知晓其详情,最快的方法便是购买《周刊》。

  “走,去周刊公署。”赵景云也急切地想知道前线究竟是如何一个大捷法,他快步冲出,石良在他身后直跺脚:“赵曼卿,我好心来通知你,你却不等我!”

  当他们抵达周刊公署时,公署前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临安府早有准备,专门派了差役来维持秩序,引导经过周刊公署前的马车绕行它处。临安城爆仗声连在连绵不绝,这些时日来,他们听到太多的好消息,看到太多的好变化,心中的喜悦,便借着这大捷之机发泄出来。

  邓若水的马车也无法象往常一样靠近周刊公署,他不得不下车,紧紧夹着手中的纸,这是前线大捷的通报。他一面高呼借光,一面向人潮中挤去,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人,纷纷向他叫嚷。他听得无数人在喊他的名字,仿佛他就是从前线下来的勇士一般。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挤进了公署,然后,公署就象那印刷机一般,开始全速运转,仅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