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九零、十里寒光映血衣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冲水公厕。当然还有玻璃窗,对于要用眼看书的太学诸生而言,一间光亮的屋子真是幸事。

  玻璃的价格已经跌落下来,从最初的天价,到现在连国子监都能用上,这是流求产能增加和大宋对流求完全开放市场的结果。不过因为海运的缘故,运送时的损耗还是很大,据说流求已经在考虑,于临安建造新的玻璃工厂。

  这一年来,随着早期移民中的部分回到陆上,流求的一些简单产业开始向陆上转移,但在流求又多了新的产业,比如说为这些转移后的产业提供机械设备。因为流求工人的良好素质,在这产业提升过程中,并未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赵景云放下谢岳的信,微微笑了。

  “赵曼卿,有何事好笑?”

  与他在一起的是陈安平、石良和李石三人,这三人在上回临安的骚乱中与意欲外出的太学诸生打了一架,虽然于事并无大益,但至少稍稍延迟了太学生上街的时间,让邓若水等人及时赶到。故此事后他们被国子监祭酒乔行简狠狠夸奖了一番,还说要寻机将他们举荐给天子。而他们也在此事之中,与赵景云交情更深了。

  不过对于那个向《京华秘闻》投书的神秘人,赵景云与这三人一般,都觉得如此鬼祟小人不除,迟早还要惹出祸端来。

  “上回我那篇文,实是见事不全,若是早得了谢安仁的信,哪里会这般!”

  赵景云将谢岳的信指给他们看,然后赞了一声:“流求官府绸缪极远,如此疏导,便永不虞百姓因为新变故而失去生计。”

  “哈,如今国子监里谈论最多的是徐州战局,也只有你赵曼卿还在管此事。事有轻重缓急,最重的便是徐州,若是徐州不保,则京东两淮尽危。”李石噗笑了一声:“赵曼卿,你太迂了。”

  “徐州之事,我却不担忧。”赵景云放下信,淡淡一笑。

  “哦?”

  “我在流求见过流求军之操训——你们若是有机会,定要去流求看看为好。”赵景云背手站起,推开玻璃窗,夹着雨丝的风迎面而来,他回首笑道:“我对天子,对流求近卫军,有十足的信心!”

  “杀!”

  因为屡次喊杀的缘故,宋思乙的嗓子都有些哑了,他脸上已经没有战斗最初时那种紧张,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与机械。

  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刺出多少次长矛,唯一知道的是,他原本在方阵中处于第三排,而如今已经是第一排了。在他前边的战友,不是重伤,便是阵亡,就是他,身上也被蒙胡的箭矢钻出两个口子。

  幸好只是皮肉外伤,上轮战斗间隙,他撤回后做了紧急处理,如今伤口已经不流血了。

  一个蒙胡千夫长杀将过来,他皮帽下的眼睛里闪烁着凶残的光芒,即使地上还遍布残破的铁丝网,但他骑术高明,跨下战马也极灵活。他看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