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开元基调_大唐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宦官乱政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问题,历朝历代都在预防。一开始还能防得住,到了后来,就无法防得住了,宦官会弄得天怒人怨,天下大乱,东汉、唐朝、明朝最是厉害。

  李隆基一朝有杨思勖和高力士这两个太监最为得宠,后人因此而指责李隆基重用宦官。其实,这种指责没有道理。

  宦官弄权,是指有野心却没有相匹配的才华的那些宦官,他们除了作威作福外,没有别的本事。

  而杨思勖虽是宦官出身,却是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华,一手谋划了不少军国大事,他本人更是率军上战场,立下赫赫军功。

  李隆基对杨思勖是堂而皇之的重用,而不是象宦官弄权的那些皇帝那般使用,这点是不同的。

  至于高力士,此人有才华,更懂得进退,终其一生,都没有干政,有人赞他是“千古第一贤宦。”

  有关中伤李白之事,史书无载,多为后人的说法。若真是有的话,平心而论,还是李白的不是。宦官也需要人权的,也需要尊重,有事无事,李白要高力士给脱靴,高力士能爽吗?任何一个人遇到这种事儿,都会不爽的。

  姚崇提起此事,可以当作“预防针”使用。

  “第五件事就是律法败坏,威权不存,阿谀之辈横行,以此而取高位,愿陛xià杜绝此事。”姚崇又道。

  武则天要当皇帝,大封她的侄子,而她的侄子又胡作非为。还得不到惩处。这律法形同虚设。于是乎。溜须拍马之风盛行,以此而取高位者不在少数。

  这些人,大多为武氏的爪牙,虽然武氏被李隆基诛杀了,但他们的爪牙还未除尽。

  “很好。”李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群臣也是重重点头,非常欣赏。

  “第六件事就是自圣后主政以来,外戚用事。班序杂乱,臣请陛xià少用近戚。”姚崇道。

  群臣把姚崇瞧瞧,再把武则天看看,心想这个姚崇是和武则天铆上了吧?所提之事,总是少不了武则天。

  “姚崇就是姚崇!”武则天却是极为欣赏,打量着姚崇,道:“此确为一大弊端。”

  “圣后英明。”姚崇一连提出好几个与武则天有关的弊端,武则天不仅不恼,反而还欣赏姚崇,这份胸襟令人心折。群臣心悦诚服的颂扬一句。

  “祖母心胸宽广。”李隆基也是感慨。

  武氏当道,仗着武则天的势。胡作非为,作威作福,他们见官高一等,这班序还能有用么?班序没用了,也就意味着威权不存了,也就意味着朝廷的威风不存了,接下来就是更多的坏事烂事,也就成了一大弊端。

  若是班序还有用,威权还在,管你是不是武氏的人,犯了事,先抓起来审问再说。如此一来,谁敢犯事?

  “第七件事就是圣后之际亵大臣,亏君臣之防,愿陛xià以礼待大臣,如太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