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五章 云州宣抚使_盛唐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导军中忠烈之后,以告慰三军烈士在天之灵”

  大唐立国之初,武风一度极其兴盛,而且战功的犒赏也是实打实的,从赐田到赐官赐勋,靠着战功封妻荫子,这便是府兵制真正的根基所在。然而如今去开国已经太久了,因为天下已经几乎没有田地可以赏赐军功,拿钱帛犒赏的话,没几次就要掏空国库,勋官更是已经成了烂大街的货色,所以,朝中大佬们大多对于开边之功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而此次收获的战利品已经足够抚恤和犒赏了,更重要的是家人子女无有后顾之忧,一时上下自是再次齐声欢呼。

  至于这些安抚的措施,自不是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一套。杜士仪和王忠嗣商定之后,在上奏的时候就已经提了,如今钦使未来,两人就都得到了消息,索性就在今日这祭典上放出来安抚人心。前后几场大战,战死的足足有将近三百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扶棺回乡的,所以都选择了就地下葬。而杜士仪直接选择了云州城西北距离御河不远的一座小山头,大手一挥题了英烈公墓,将其与民间坟冢区分了开来。如此一来,自然是让接下来的募兵之举更加顺利。

  谁不想在公正明允,待下慷慨的主官底下谋生拼命?

  而等到祭典过后,王忠嗣和杜士仪一同回城的时候,他却借口有话要说,和杜士仪双双落在zuihou。

  “杜长史,经此一役,短时间之内,应该再无宵小敢打云州的主意,而云州虽为下都督府,却只设守捉,而不设军镇,募兵太多,恐怕会招来闲话。”这些都是王忠嗣在大捷之后就已经想到的话了,此刻说出来自然一气呵成,“况且,此次我们固然是因为消息不够确切,只是防备,而没有打草惊蛇地知会邻州,甚至也是堪堪赶在消息确凿之前禀报了太原府,可终究难免众口铄金。这些天应募为军的民壮已经多达千人,再这么扩充下去,云州军恐怕就超额太多了。”

  “王将军好意提醒,我很明白。”

  和王忠嗣打交道多了,杜士仪哪里不知道,这位名将格局已成,缺的只是磨练和资历,但也同样意味着,王忠嗣如今的城府还不算太深,就算有,也在自己的推心置腹之下消解了大半。所以,他很高兴王忠嗣悄悄提点了自己这么一句,点了点头后便笑着解释道:“百姓投军固然热烈,但我也不会照单全收,需得一一遴选。毕竟,经此一役,王将军威名必然名扬天下,圣人欣慰之余,恐怕是真的不会再留下你了。而你不在,收拢这许多新兵,操练就是大工夫。我上哪去找第二个王将军?”

  “杜长史谬赞我了。不过,确实是兵贵精而不贵多”王忠嗣被杜士仪称赞得心中高兴,同时也松了一口大气。他毕竟是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