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二章 众所瞩目杜十九_盛唐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旁听?结果预先目的没达成,却看到杜士仪大出风头,让那些客户感激涕零的同时,又捐了钱来兴修水利,zuihou他暂时袖手旁观以静制动的同时,却又不防李家突然易主

  “你不用多说了。我带你来成都,不是为了要你关心成都乃至益州的政务,是要你好好读书从明天开始,每天写一千个大字,晚间入睡前,我要亲自考较你的功课没事少往外头跑,杜十九的事,我自有计较下去”

  把志大才疏的幼子给赶了下去,范承明这才背着手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踱着步子。

  相比地少人多的关中和河洛,整个剑南道都算是宽乡,但益州不同,成都也不同。益州乃至于成都人口稠密,已经没了可以授给客户的田土,而按照宇文融之前的制令,让客户重新登记户籍,并蠲免赋役五年,违者则远戍。这轰轰烈烈的括户固然括出了八十万人口,可五年之后这些人就要承担沉重的租庸调,那时候必定又是逃户的高峰期

  也就是说,宇文融的风光顶多不过这五年而已,可是,照宇文融如今的上升势头,谁能等五年?等其真正入了政事堂,再想要对付他,那就晚了

  关中河洛重地,不能出乱子,至于其他的地方则有的太过遥远,有的是军事重镇,只有在富庶安宁著称的蜀中,把这一重矛盾和黑幕揭出来,方才能够一锤定音,可谁能想到杜士仪第一次出为外官,竟然手法颇为老到

  想着想着,范承明就扬声叫道:“来人”

  应声而来的从者深深躬身道:“使君有何吩咐?”

  “明rì一早,去罗家和吴家知会一声。”踌躇片刻,范承明又接着说道,“明rì正旦,成都令来拜会时,我会邀他同登散花楼。”

  杜士仪和宇文融就算有些私交,利害当前,想必也会有所取舍,他不妨借此试探试探他的真实心意

  而长安城中永兴坊的宇文融宅,在这除夕之夜恰是一片热闹。短短数年,宇文融从富平县主簿升监察御史,其后从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兵部员外郎而御史中丞,一路扶摇直上,此等升官速度古今罕见。因而,除夕家宴时,除却自家子侄兄弟之外,他的表弟韦孚韦济及其家眷亦在受邀之列。觥筹交错之后,他便将族弟宇文琬和韦济请到了自己的书斋。

  “过了正月,封禅之事就要开始了。届时我会充任封禅副使,多半那时候,户部侍郎的任命也该下来了。”

  韦济是宇文融之母韦氏之弟韦嗣立的幼子,尽管韦嗣立在一度官居中书令之后,贬斥地方郁郁而终,可韦氏一族杰出子弟频出,他亦是因文辞雅丽而享誉两京,开元初年出为县令时,在李隆基当场考较二百余县令安人策时,他脱颖而出位列第一,在外官声亦是极佳。如今官居库部员外郎的他,赫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