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首难帖经,一..._盛唐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专注,时而停笔,待墨迹干后便立时稍稍移后再书,下笔几乎无有凝滞。他一时越看越是惊骇,当下假作巡场在各席之间溜达了一圈,很快就来到了杜士仪身后。而这一瞟,他便登时倒吸一口凉气。

  自己出的题,他自己最清楚,杜士仪此刻所答,竟然已经是zuihou一题了!他今次所出十条帖经,由第一条开始到zuihou一条,从简到难,为的就是放过那些至少还比较通熟经义的人,zuihou两条纯粹是为难人的,根本没指望有人能够答上来,可没想到杜士仪竟然记得分毫不差!那可是春秋公羊传中截头去尾的一条!

  每条帖三字,一共十条,对于杜士仪来说需要填入的不过区区三十字,因而他须臾就放下了笔。展开卷子重新核对了一遍自己的答案,和心中所记得的前后原文对比一番之后,他知道这一场定然绝对没有问题,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

  以他如今的程度,绝对可以轻轻松松过明经科,然则明经及第需得守选七年,且远远不如进士科受到重视,而若由门荫出仕,只看叔父杜孚便可见一斑。他这个已经家道中落的所谓世家子弟要想做出一点事情,只有此刻这一条道可走!

  而郭荃看到杜士仪答完之后展开卷子,扫了一眼那些答案,他就已然断定,这一场的结果已经铁板钉钉。

  第一场十条帖经,究竟考多久全凭试官掌握。有的州县仍靠一整天,而今次万年县试却只考一个时辰。当代表时辰已到的铜钹敲响时,面如死灰的人比比皆是。而此时此刻,郭荃看着那些收上来的卷子,当场大笔一挥定去留,须臾便只见旁边箩筐中的落卷堆如小山,而他案上留存的卷子却是寥寥无几。等到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到两刻钟一一判毕,他便以目示意身旁的小吏。那小吏立时上前一份一份拿起案上那些通过的卷子,高声诵读起了名字。

  “京兆康成宗。十通其六。”

  “京兆齐庭兰。十通其六。”

  一连三四个“十通其六”之后,那小吏又拿起一份卷子,却是满脸的惊诧不可置信,竟是迟疑了片刻,方才使劲吞了一口唾沫,结结巴巴地念道:“京兆杜士仪,十条皆通。”

  此话一出,焦急不安等着结果的士子们顿时呈现出了一片死一般的静寂。每年县试府试省试,也常常会有一两个过目不忘的天才能够轻轻松松度过那一关旁人畏之如虎的帖经,只不过,今天竟然被他们遇上了!既然有本事十条皆通,这家伙weishenme不去考除了帖经其他都比进士科容易的明经科!

  杜文若便是最最难以置信的那一个。尽管杜士仪从前确实颇有文名,纵使江郎才尽不过是因病所致,可也决不至于在嵩山呆了三年便脱胎换骨,连经史都能倒背如流。这绝不可能!当他自己十通其六的成绩最终宣布之时,心中五味杂陈的他竟是丝毫高兴不起来。

  当这第一场最终确定只留下区区三十七人的时候,惨遭淘汰的士子中间,顿时有人高声叫道:“我看杜十九郎不过一刻钟便答了所有十题,而且是十条帖经全数皆过,哪有那般容易!”

  见其他人亦是跃跃欲试,仿佛想要加入质疑的行列,郭荃一时面色铁青:“若是第二场第三场杂文策论不服,尽管质疑,然若对帖经结果不服,自己回去好好通读九经!来人,清场,若有落第者仍咆哮试场的,记名上奏,今后再不许应京兆府下辖所有县试!”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