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9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诚中对契丹权力体系的规划实际上在契丹权力分配架构上形成了一种另类意义的三权分立,即可汗为名义上的最高首领,举办和出席重大仪典;大于越为民政首领,负责契丹民治,协调各部之间的政务;夷里堇为军事首领,在营州的控制下负责契丹军务。通过这种三权并立的形式,在充分利用契丹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最大可能消除其潜在威胁。

  在这个交通不便、没有即时通讯工具和手段的年代,军国政务处置中心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选择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中心的权势影响和辐射区域。为了进一步加深契丹人三权分立的模式,李诚中打算从制度上设定好三个权力中心的位置。

  可汗所在的王庭依然回迁到饶乐山下,这是契丹人的传统和祖制,这一设立顺理成章。大于越府将固定在扶余城中,滑哥兄弟想必也毫无疑意。李诚中打算新立夷里堇官署,官署地点就设置在怀远军城。通过将三处权力中心固定的办法,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契丹统治机构绑缚在固定地点,也能够拉大三者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免三者趋同带来的隐患。

  只要三个权力中心在营州的支持下能够独立长久地运作下去,李诚中相信,契丹联盟永远无法形成对自己的威胁。而这个联盟拥有的部落武士、牛羊牲口、优质战马及各种特产,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

  除了从根本上体制方面的问题外,李诚中还给契丹人带来了庞大的民生计划。这套计划的内容着重于八个字:筑城、修路、通商、教育。

  作为后世穿越者,从小就深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一套理论教育起来的现代青年,李诚中明白,政治体制框架的重新构建对于契丹的社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依靠上层的强制改革,其影响力也许能维持十年、二十年,但要更久一点,就力有不逮了。只有从民生和经济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契丹民族的劫掠习性。

  李诚中抛出来的民生计划,说穿了,就是要将契丹人纳入营州民生和经济体系。

  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在原来的契丹八部之中,品部作为最早依附营州的部族,短短两年内,便已经彻底融入了营州。

  在榆关作战、白狼山作战以及柳城政变等一系列重大挫折之后,这个部族的传统派和保守派遭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柳城政变,对于契丹顽固分子的严重打击尤甚,对这个部族的转变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如今的品部与过去而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底层部民们加入到营州的生产生活当中,为营州培养战马、放牧牛羊,加入各个工坊中从事劳动,他们逐渐摆脱了对中上层贵族的人身依附,家庭的观念深入人心,真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