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章 西京变(四)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李晔在长安太极宫中的这次染病对于如今的大唐天下来说,只不过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一桩,要是放在天下承平之时,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却显得毫不起眼。天下藩镇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你进你的兵,我种我的田,势强者苦心筹谋着抢占更大的地盘,势弱者满腔心思巩固自己的实力。

  李嗣绍和周德威带领着河东军与葛从周在邢、洺反复拉锯,拼命威胁宣武军侧翼,试图援救卢龙的刘仁恭,避免河北大地完全沦入宣武军之手;刘仁恭则退守老鸦堤,进一步收缩防御,竭力维持摇摇欲坠的防线,努力维持着河北三镇最后一藩不向宣武军投降。而远在营州的李诚中,则在稳固和经营着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地盘,尽量使手中的实力更加强壮一些。

  天灾人祸并不总是相伴而行的,至少李诚中很感激这个时代的老天爷,在这个藩镇乱战的年代,在这片人祸频繁的东亚大地上,居然年年风调雨顺,实在是有违他的一贯认知。在他的印象里,宋代不知,但至少元朝、明朝乃至清朝,不都是战乱伴随着大灾么?可是他穿越来到的这几年里,只要你用心耕作,总能获得丰收的喜悦,这不能不说是件极好的事情。

  当然,李诚中并不知道,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东亚大地上的第三个温暖期,再过两百年,随着温暖期的结束、寒冷期的到来,北方草原上的胡人,如女真、蒙古,将受不了越来越严寒的北地,开始大规模南下,中原大地将迎来再一次胡人肆虐的时代。

  就李诚中所占据的营州来说,也获得了粮食的丰产,只不过因为耕地不多,新占的松岭之外的荒地还没有开垦,所以仓廪并不足以满足所需。但这并不要紧,平州是卢龙的粮仓,那里的粮食堆积如山,李诚中完全可以用牛羊来换取——因为风调雨顺,草场很是茂盛,所以营州的畜牧业态势良好,牛膘羊肥!

  之所以打算以牛羊来换,主要是李诚中手中的金银和铜钱太多了,如果都流向平州及卢龙各州,将造成钱价的巨大贬值,非常不合算,所以他在兑换粮食及农具的时候,以牛羊和铜钱的对半支付为手段,保证了营州在贸易中没有吃太大的亏。

  经过与冯道的彻夜长谈,李诚中和冯道达成了共识,对生活用品的生产完全停止,所需物品以对外贸易采购的方式满足,营州只重点生产军工。同时,李诚中和冯道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生产格局进行了调整,柳城因为有铁山的存在,集中生产需铁的兵刃器具,燕郡因为背靠医巫闾山东部的广袤草场,则以生产军服、皮甲为主,这样的调整更利于李诚中所创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并且由于术业专攻的原因,更容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