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梅园酒家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牌楼往南到梅钢北厂门的这一段两百来米长的地段,是随裤汊子河桥、渚园、老街一起先进行了改造。

  渚园小区内的庭院还需要修饰,还需要移植更多的林木,但大体规模已经成形。一栋栋主体贴砖红色面砖的小洋楼矗立在渚溪大道的北侧,掩映在林木之间,已经叫人完全想象不出这片曾经的破落跟陈旧。

  在裤汊子河桥南西侧,在学堂街、渚溪大道跟渚园及裤汊子河之间,正造一座绿地广场。靠路边已经有几个停车位已经铺上草坪砖,熊文斌他们就把车停在这里,走路穿过两侧皆是石栏杆的裤汊子河桥。

  熊文斌记得入秋前经过这里,这里还没有桥。

  梅溪镇最初修学堂街时,为了节约造路费用,把裤汊子河拦腰截断填土直接造路。到沈淮决心建渚园小区、改造老街、清理裤汊子河,才把学堂街重新挖开,使河道重新跟外侧的通江竖河相通,又新修了河桥。

  裤汊子河桥北面就是老街,位于学堂街的北侧,清末遗存在的石牌楼经过翻修,巷子口也用青砖新铺了地。

  站在巷子口往里看,大约只有七八米的狭窄巷道,都用青砖新铺了地。有工人连夜在竖铸铁的路灯柱,这些路灯柱竖在巷道的当中,就直接限制任何车辆进入。

  老街的改造规划示意图,用一块铜牌铭刻,竖在石牌楼下。从示意图上能看出梅溪镇是要把老街改造成步行街,限制车辆进入,消防车道分布于老街的两侧,裤汊子河北岸还要造木制长廊。

  熊文斌与潘石华不急着进巷子,而是凑过去研究灯下的规划图,这才知道从巷子口进去另一头就是老河码头。正沿梅溪河东岸修筑的沿河路,将从渚溪大桥下通过,将老街及老河码头再跟渚溪大道接上去。

  “梅溪也真是手脚大得很!”潘石华话里有说不出来的怨气。

  熊文斌负手身后,老街以及学堂街才改造了一小部分,但就从这一小部分能够看出端倪,看出梅溪镇政府对学堂街及老街的改造起点很高,甚至要超过市里对中心街区改造的投入。

  杨玉权调离唐闸区前,通过了对梅溪镇进行财政转移支持的决议,使得唐闸区九五、九六年度的财政开支,将大幅度的往梅溪镇转移,使得潘石华虽然身兼区委记、区长两职,但掌握的财政权力,都不及沈淮、何清社两人,这哪能叫他心里平衡?

  虽然九五、九六年度,梅溪镇可能会占用唐闸区一半的财力搞镇区建设,但这部分财力也是由梅溪镇自身做出来的贡献,倒不能说梅溪镇就占了多大的便宜。

  熊文斌、潘石华他们在周明的引路下,往老街里走。

  老街从八月才进行改造,现在也才是刚刚有个雏形,仅有巷子口有几家店重新装满过开张营业;这几家店除了一家旅舍外,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