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位于梅溪河与渚江东汊口的两个村子划过去,袁宏军自然不会高兴,谁愿意别人明目张胆的从自己碗里抢地盘?但坐在桌上聊这样的话题,袁宏军又不得不给沈淮牵着鼻子走,忍不住问了一声:“有哪些补偿?”

  “从梅溪钢铁厂东侧往南到码头的便道,北接下梅公路,我打算以城市二级公路的标准修造。李社、蔡家桥两村的划并,以这条路为界,方便两个镇共用这条公路。这条公路以西,梅溪镇会规划发展钢铁工业园;以东的土地,鹤塘镇也可以规划来发展工业、建造工厂,”沈淮说道,“这个条件如何?”

  袁宏军与陈学祈对望了一眼,不得不承认,沈淮的这个条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先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很浅显,也很深刻。往小里说,是通行方便;往大里说,是工业配套能力要跟上发展需求。

  袁宏军也试图拉一两笔投资,但不要说外面的人不愿意把工厂建到鹤塘来,鹤塘本地人也不愿意把钱投在鹤塘。说到底就是鹤塘的基础设施太差,要路没路、要电没电,走水路也没有一座像样的码头,谁愿意把企业建窝窝角里?

  如今定下三年的过渡期,两镇财政自理,所有的建设资金也都需要各自筹措。

  袁宏军也知道梅溪镇今年就打算动手拓宽下梅公路——梅溪镇当然只会拓宽自己辖区的那段下梅公路,不可能帮鹤塘也把路修好——到时候鹤塘镇将会极为被动。

  鹤塘镇要跟着梅溪修一起动手下梅公路,几百万的修路资金从哪里去筹?

  要是不修,老百姓看着梅溪镇那边动手修路,而这边还是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会不会指着他们的脊梁骨骂无能?路不修,投资更会止于梅溪,鹤塘跟梅溪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不仅仅是脸上无光的事情,他与陈学祈在唐闸区也没有什么根基,没有什么上层关系,将来区里借们经济发展没起色,直接将他们捋下去,他们能有什么话为自己辩解?

  倘若梅溪镇在修下梅公路的同时,在两镇新的边界上往南再修一条高等级的公路,鹤塘镇能与之共享,那鹤塘镇就可以直接拿这条公路作为主干道使用,暂时不用去管下梅公路拓宽的事情。

  另外梅溪镇集中在这条路的西侧发展钢铁工业,道路有了,水电燃气等工业配套也会很快跟上去,将来梅溪钢铁厂还要在沿江地区建发电站,这就为鹤塘镇在路东侧拉投资建厂提供了最基本的工业配套能力。

  虽然沈淮张口就要把鹤塘的两个村划走,这件事换谁头都不会高兴,但袁宏军又不得不承认,沈淮这个条件太有诱惑力了。以鹤塘自身的能力,每年挤出四五十万的建设资金,十年都凑不出修一条高等级公路的钱来。

  再一个,沈淮看中的两个村,窝在梅溪河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