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一章 齐头并进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溪镇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住建工程,自然没有理由落到其他建筑企业手里去,也许会在党政会议再走一下形式。

  “集资房项目,我们能参与吗?”褚宜良问道。

  “只要是城镇职工,都可以参与,”沈淮说道,“至于你们个人,我建议不要参与。因为考虑要普通职工的承受能力,第一批集资房以小而精巧的房型为主,你们肯定看不上眼……”

  一听说沈淮组织的第一批集资房将为小套型为主,禇宜良、杨海鹏他们自然就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他们对沈淮在决定成立建筑公司的同时,就推动集资房项目上马,还是颇为兴奋,这对即将成立的渚江建设来说,将是一个极好的起步。

  李锋笑着拍着朱立的肩膀,说道:“你可不要辜负沈书记对你的信任啊!集资房项目,可是全镇上上下下的人都拿眼睛盯着……”

  “不仅是朱经理,老褚跟海鹏,你们都要有做事业的耐心,不要给朱经理太多盈利的压力,”沈淮对褚宜良、杨海鹏说道,“渚江建设要先打根基,要拉出队伍,也要锻炼出队伍,不要急着攒钱……”

  褚宜良、杨海鹏都连连点头,朱立心里更是百味沉杂:

  集资房项目真要彻底的启动起来,就钢厂职工就有九百余人,两三千万都打不住,就在十天之前,他做梦都没有想过,年后就能千万级别的住宅工程等着他接手……

  人生恍如白云苍狗,只是变化如此之快,还是叫朱立难以从容应对,何况其中又纠缠着女儿的情感伤害?

  朱立很想私下里跟沈淮谈一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到梅溪大桥跟前。

  梅溪大桥也是众人心头的伤疤。

  跟集资房项目只需要少量资金启动,后续可以从参与者手里筹集建设资金的方式不同,梅溪大桥重建及下梅公路拓宽工程,需要的资金量太大,而且都需要事先筹措好。

  要是照沈淮之前机动车跟非机动车分流的方案,建桥拓路包括拆迁等成本在内,没有两三千万的资金打不了底。

  看着沈淮眉头纠结的盯住梅溪大桥看,何清社、褚宜良等人也是默然无语:

  要是照梅溪镇的发展趋势,也许过个两三年,梅溪镇或许能咬着牙把大桥重建起来,但眼前显然不是梅溪镇能duli完成的任务。

  放在大衣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沈淮掏出手机,看着显示的也是手机号码,看着熟悉,一时间想不起是谁来,接通后就听见周裕在电话那头问道:“梅溪大桥东头的几个人,是你们吗?”

  沈淮侧头看过去,就见梅溪大桥西头桥下的河堤上,有十数人朝这边看来。看不清人脸,但看衣着打扮,衣冠楚楚,应该周裕与唐闸区的官员下来视察,没想到在这里跟他们遇上。

  沈淮哈哈一笑,说道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