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节 摘桃子_还看今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钱赚,都可以谈。”沙正阳心思已经不在这上边了。

  从最初想要挖掘第一桶金和帮冯子材一把,但随着东方红酒业的迅猛发展,他对这方面反而有些心思寡淡了,如果不是考虑到冯子材现在正处于最紧要的时候,他真的想要放手了。

  “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冯子材越发兴奋,“我准备十天之内完成这一部,然后休息一个星期,再来写第三部,力争暑假前完成这个三部曲!”

  “嗯,完成三部曲,赚他十多万!”沙正阳笑着给冯子材打气。

  “嘿嘿,正阳,你还别说,半年前我哪里敢想这些,但现在我信心是越来越足了。”冯子材黝黑的脸膛上青春痘似乎更多了,大概是憋着心思写,也没时间去谈恋爱了。

  “第一部卖的怎么样?”沙正阳已经没多少精力来关注这些了。

  “两个字,火爆!”冯子材用一种无比遗憾的语气道:“那家伙遮遮掩掩,后来我另外找了一个书商问了问,估计加印了好几次了,起码二十万册!”

  这个年头文化娱乐生活很少,通俗是最大众的一种消费娱乐方式,稍微精彩一点儿的都能大受欢迎,沙正阳估计这个印数应该是靠谱的,没准儿还更高。

  “另外我也和雷霆说了,看看把你上本书拿到香港去试一试,如果能在香港和台湾那边出版,那你就赚大发了。”

  “正阳,那我可没抱希望,香港和台湾和咱们这边口味不一样,而且他们市场有多大?”冯子材连连摇头,“不过能卖掉当然好,赚港币啊。”

  “你也别妄自菲薄,我总觉得这两本书万一能有人看上想要改编成电影呢?”

  这也是当初沙正阳一门心思想要让雷霆把这本书带到香港去的初衷。

  因为这本一定程度上和成龙主演的《超级警察》以及另一部电影《红番区》有些相似,但是把“东芝事件”作为背景,显然故事更具有国际背景性,而且许多桥段更加精彩,结合了不少后世沙正阳电影和网络中看到的一些东西。

  现在正处于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每年推出的影片层出不穷,对于好的剧本需求量很大,而剧本的来源要么是编剧写作,要么就是来自改编,而只要冯子材的这部能被某位编剧看上,或许就能为冯子材赢来一个机会。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希望而已,成固然好,不成也没什么影响。

  “呵呵,真要有那种好事,那我就辞职不干了!”冯子材乐呵呵的道:“正阳,看你这疲惫样子,你那酒厂生意好么?感觉在县城里到处都能看见东方红的广告,花了不少钱吧?”

  “你只问我花了多少钱,就没问我赚了多少钱?”沙正阳反问。

  “嗨,赚了多少钱也和你没关系,那是你的工作。”冯子材不以为然,“但花了多少钱如果没效果,恐怕领导就要为你是问了,不过我在饭馆里吃饭,那小瓶的东方红挺能卖的,尤其是一两个人吃饭的,都喜欢各来一瓶,划算啊。”

  “那就够了,只要大家喜欢就行。”

  沙正阳也知道目前在汉川省内东方红陈酿还无法和同价位档次的诸如全興、泸州老窖、郎酒这一类相比,只能在外省打市场,但是精品东方红却已经开始在省内站稳脚跟了,并逐步蚕食市场了,很大程度就是靠无孔不入的全方位广告和小瓶装这一新颖的方式。

  不过这种小瓶装几大名酒暂时还看不上,但一些地方白酒企业肯定会要效仿,好在东方红的先手加上本身酒的质量不差,这种惯性还能暂时稳住,但面临的挑战迫使东方红还得要在外省市场不断的去寻求突破。

  汉川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而且地方酒企的质量都不差,加上本身在本省内的底蕴比东方红更强,所以一旦效仿和发力,东方红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只有在外省,凭借着先手优势加上广告营销上的舍得投入,东方红才能迅速占据和巩固市场,这也是沙正阳认定为什么今年是东方红最重要的一年,甚至他也不愿意和县里在东方红酒业的权属问题上过多纠缠的原因,实在是耽搁不起。

  呐喊,大更求200月票!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