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五节 发展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手段_还看今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紊的推进,这一块也是沙正阳和傅蕾最重视的工作。

  有接近两千人的职工要下岗,分布在武阳、秦都和汉都三地,其中武阳和秦都两地就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之十的在汉都。

  当然下岗也分成了几类,一类是只有两三年就要到退休年龄,这一类比较好解决,采取提前离岗休息,发基本工资,只等到退休年龄就正式退休。

  剩下的就要分成下岗培训和自动离职类两类主要的了。

  自动离职会获得符合政策标准的补偿金,肯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这其中本身也就有一部分自己早就在外边有门道的,有这样一个机会自然巴心不得走人,所以都还算顺利,这一部分都要两三百号,这也说明这些人在这么些年的工作积累了属于自己的人脉资源或者学会了某种既能,早就准备了拿钱走人。

  剩下的就是临时性的遭遇了下岗,一部分人心态比较好,能够接受这个现实,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心态接受不了,而家庭情况也困难的,这一部分人就是攻坚中的重中之重,需要认真对待解决,如果到最后一步仍然难以解决好,那么就要做好最低保障的兜底。

  沙正阳和傅蕾把每周星期三作为公司领导接待日,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和傅蕾二人就负责在公司接待来自公司下属企业对下岗再就业政策不满意或者有疑惑的职工。

  而且他还和傅蕾约定,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分别到武阳和秦都的某个企业去下访,准备将这种接访和下访制度一直坚持下去。

  当然即便是接访和下访,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样也不可能让每个人满意,毕竟这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体系性问题反映到了个人身上,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而政策却是一样的,怎么可能人人满意?

  在国内法律保障尚未彻底跟上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就只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来慢慢解决,最大限度的消减对立情绪,避免情绪激化。

  在沙正阳看来这就是国内的司法权威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一个弊病,事实上等到法律权威日渐确立之后,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损耗,都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无论是谁,只要法律判决,那么就要无条件的服从,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来走。

  至少这个阶段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步的,还只能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工作来慢慢解决,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哪一方,都只能在慢慢的对峙、商谈和妥协过程中最终归于各方都未必满意的结果中接受现实。

  这也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对这一点,经历过前世中的这一轮改革攻坚的沙正阳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他来说,只有进一步加快改革,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才能可以把这种矛盾冲突消融在更多的工作机会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