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三章 这一幕,好熟悉(下)为盟主星空的物语贺!_宋时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尹要曲谱,没有三五千贯,怕也是难以启口。

  陈东在一旁暗自感慨:昔日初会小乙,还在为三百贯而发愁。.114中文网

  而今随便一曲,便价值千金,真个让人感慨。(114中文网.)

  “恨不得重生,也学会一手好琴。”

  他这话一出口,顿时引得玉尹和李逸风大笑不止。

  李逸风更笑道:“少阳,你便一俗人,焉得如此雅骨?便重生十次,也难有成就。此前世宿慧,非强求便能够得来。人固有生而知之者!依我看,小乙前世必是此道宗师级的人物。”

  人固有生而知之者?

  玉尹可不敢当。

  可这‘前世宿慧’,李逸风真说到了点子上。

  他有而今本领,岂不是正是从前世带来?

  想到这里,玉尹不由得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吃罢了早饭,玉尹要去天清寺求医。

  李逸风和陈东也要跟着,还说要陪着玉尹,去州桥旁边的和润琴社,购买修琴器具。

  “和润琴社,乃崔尊度弟子所创,和润二字,也取自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之说。也算得是开封府极好的琴社,一应器具齐全,这价格嘛,也颇公道。”

  李逸风在路上,为玉尹解释和润琴社的来历。

  崔尊度这个名字,玉尹自然知道,那是北宋时期一位了不得的琴派宗师。曾做《琴笺》一书,在后世也有流传。玉尹曾拜读过此书,对于崔尊度也非常的敬重。

  既然李逸风说了,也不好推却。

  于是便答应,待到了天清寺,找到安道全诊治过后,一同前去和润琴社。

  天清寺,位于开封东南。

  原本,这天清寺叫做繁台,是一座长百米的宽阔高台。相传五代时期,后梁高祖朱温曾在高台上阅兵,故而又有人称之为讲武台。后周显德二年,周世宗柴荣在此修建佛寺。落成之时,恰逢周世宗生辰‘天清节’,于是便取名为天清寺。

  到了天清寺,自然少不得要提及繁塔。

  北宋时,许多诗人曾在此留下诗篇,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梅尧臣所作:二三君少壮,走上浮图巅,何为苦思我,平步犹不前。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

  繁塔,六角九层,高达80余米。

  玉尹前世也曾来看过,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昔日巍峨高耸繁塔,已变成六层小塔。

  勿论是外形外貌,还是格局气度,都不复当年盛况。

  来到天清寺的时候,天色尚早。

  僧人们刚做完了早课,一个个显得颇为忙碌。

  找到那知客僧,询问安道全的踪迹。知客僧一脸无奈,手指后面禅房,苦笑道:“那厮昨日又吃多了酒,疯了大半夜,快天亮时才睡下,而今怕是还未起床洗漱。ωωω.①①④①①④ф呅網”

  这家伙,真牛!

  玉尹不禁心中暗道:跑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