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十七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仆孔融与此案有很大牵连,是否羁押。

  徐荣命令司马懿带人把孔融

  “请”到廷尉府问询。孔融是上卿,除了长公主,谁都无权下令抓他。天亮后,陈好再次书告徐荣,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证明前宗正卿臧洪和此案有牵连,建议两案合并审理。

  徐荣接受了陈好的建议,并要求陈好立即拟写审讯奏章,郗虑拟写弹劾奏章,即刻送往栎阳禀奏长公主。

  朝阳升起之时,李玮带着一大堆奏章,急速赶向栎阳。鲜于辅则拖着疲惫的身躯,飞马赶往丰镐大营。

  栎阳。黎明前夕,丞相蔡邕和筱岚到达栎阳,向长公主急奏天子渭桥遇刺一事。

  “从现有情况推测,小天子可能被张燕挟持,而张燕则借助小天子的力量,乘机夺取赵云将军的兵权,指挥北军发动兵变。”筱岚望着惊骇至极的长公主,尽量用比较平和的声音详细分析了局势,

  “大司马徐荣大人和廷尉卿鲜于辅大人完全不知情,他们正在竭力挽救危局,以他们在军中的威信,应该可以暂时阻止张燕,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殿下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恐怕局势将迅速失控。”

  “不能答应他们的条件。”蔡邕怒气冲天,大声叫道,

  “张燕处心积虑发动兵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逼迫殿下修改招抚策略,更重要的是为了夺取殿下手中的权柄。殿下若丧失了权柄,不但无法保全自己,连小天子都危在旦夕啊。”

  “但是,不答应他们的条件,小天子就更危险了。”筱岚苦笑道,

  “此次兵变,有三种后果。一是殿下答应他们的条件,兵变危机迅速化解。二是殿下答应他们的部分条件,尽可能减少兵变对社稷造成的危害,等待大将军回援。但大将军远在三千里之外,即使他日夜兼程,也要到本月底左右才能回到长安。远水救不了近渴,而尤为可怕的是,在兵变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就算大将军回来了,也难以挽救局势了。第三,殿下拒绝他们的所有条件,和他们针锋相对,兵变之祸随即演变成祸国之祸,轻则社稷遭受重创,中兴大业遥遥无期,重则社稷倾覆,大汉就此败亡。”长公主颓然长叹,悲苦而泣。

  丞相蔡邕激怒攻心,连拍案几,

  “调兵,即刻调兵进京,我就不信,我大汉几十万将士都会成为叛逆。”筱岚大惊,连连摇手,

  “万万不可。当年董卓之祸,老大人难道忘记了吗?各路大军蜂拥进京,社稷旦夕之间便会成为灰烬。”

  “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蔡邕怒声狂呼,悲愤不已。

  “相信大将军,这个时候一定要相信大将军,他一定有办法解决危机。”筱岚突然哭了起来,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相信他。”这句话就象利剑一般狠狠刺在了长公主和丞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