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借口杀进幽州。

  只不过今天这个借口非常适合,非常冠冕堂皇而已。太傅大人掌控着幽州军政,他又不能控制公孙瓒,这两件事都严重阻碍了大将军的王霸之业。

  大将军为了自己的大业,或者也叫中兴大业,他不但要杀公孙瓒,还要把太傅大人赶走。

  李弘不再是昔日那个卢龙塞的悍将,而是大汉的大将军了,一切都变了。

  麴义没有给太傅大人写回书,魏攸也没有讨要回书,两人拱手作别。十一月上,在麴义的劝说下,范阳城内的两千守军投降。

  北疆大军随即全部集结于巨马水,向对岸幽州军展开了猛烈攻击。公孙瓒心急如焚,连夜赶到蓟城,向刘虞讨要援兵。

  刘虞此刻心灰意冷。李弘攻打幽州的本意,他已经估测到大半。上次马日磾、袁滂来,就直言不讳地对自己说过,请自己从大局出发,从中兴社稷出发,尽早让出幽州,以便大将军迅速稳定河北,发展实力。

  马日磾和袁滂甚至还邀请自己一起去冀州,共同修订国策。今天的局面需要武人征伐天下,士人治理州郡,两者之间要泾渭分明,齐心协力,这样社稷才有中兴的希望。

  然而,刘虞拒绝了,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担心李弘会变成第二个危害社稷的董卓。

  如果李弘真的变得不可救药的叛逆,自己倚仗手中的武力,还可以牵制和打击李弘。

  另外,他还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他顾惜自己的性命,他担心将来回朝,被天子借口皇统的事诛灭了自己的九族。

  还有就是担心公孙瓒,刘虞担心公孙瓒趁机占据幽州,祸及幽州百姓。

  公孙瓒对胡人的血腥杀戮实在让他无法接受。刘虞不明白,李弘为什么对公孙瓒那么好?

  从当年幽州平叛开始,李弘就姑息养**。如果那时依照自己的建议,趁机把公孙瓒赶出幽州,幽州哪会有今日的危局?

  一想到此事,刘虞就气不打一处来。李弘的

  “义气”和毫无节制的纵容把幽州害苦了。现在李弘自食恶果,掉过头来打公孙瓒,打幽州,何苦来哉?

  李弘既然打到幽州来了,而且还顾惜自己这个故主之情,找了个非常好的理由,那自己也只能顺着这个台阶下了。

  目前从中兴社稷的大局出发,从幽州的稳定出发,幽州必须让给李弘。

  再这样坚持下去,对自己,对幽州,对社稷都没有好处。以李弘和北疆军的骁勇,幽州是守不住的。

  至于李弘将来如何变化,公孙瓒的出路在哪里,自己都不管了。只要幽州上百万的百姓能吃饱穿暖,能活下去,自己死了也值了。

  刘虞一口回绝了公孙瓒,

  “我绝不征调屯田兵,我绝不和朝廷的军队打仗。”公孙瓒百般劝说,用种种事例来证明李弘是大汉的叛逆,希望太傅大人能高举平叛的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