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考校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来说,即便有足够数量的船只,可以进行水上决战,但襄阳水师这些年来操练不辍,对汉水水情了如指掌,基本是不会输的。”庞统摇了摇头表示遗憾。

  “俗语有云:北人骑马,南人操船。祖祖辈辈的传承,年月积累出来的经验,不是说抹平就能抹平的,短期之内,习惯了陆战的朝廷军不是襄阳水师的对手。”徐庶笑着说道:“不是对谁不敬,征南将军麾下甚至连个会水战的将军都没有吧?”

  在座众人也都轻笑起来,纷纷点头称是。

  国子监的风气就是这样,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尤其是在大事方面,几乎没有人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诸葛亮也是听得连连点头,荆州人自古就是玩船的,又搞了这么些年水师,如今更是坐镇主场,掌握着地利和舰船优势,如果这样还不能在水面上阻挡关羽的话,那从蔡瑁往下,有一个算一个,都别吃兵粮了,回家种田可能更适合他们。

  突然,人群中响起了一个明显带有西北腔调的声音。

  “从别处渡汉水,绕过襄阳,把周边城池一个个拔掉,逼迫荆州军陆战如何?”

  徐庶正要失笑,抬眼望去,却见发问的是凉州人法正,便收敛笑容,认真解释起来。

  “孝直兄有所不知,襄阳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的位置有些特殊,西有伏牛山、东有桐柏山、大洪山,又有汉水阻隔,从北向南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进入南郡腹地,绕是绕不过去的,只能从蔡阳、章陵、随县这条路一直走到江夏去。”

  “即便是可以突破襄阳水师的封锁,沿汉水南下到南郡也无济于事,襄阳以南也是两山相夹,西有荆山、东有大洪山,沿山南下百里,又有宜城卡在必经之路。”庞统补充道。

  二人边说边写,顷刻之间,原本寥寥数笔的地图上就多了许多山岭和城池的标志。

  听了如此详细的解释,又盯着地图看了一阵,法正便知道自己的提议没有可行性,点头向二人致谢,“多谢解惑。”

  襄阳就是一根插在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之间的钉子,只要关羽不拔掉这根钉子,即便强行突入江汉平原,也无法获得稳定的后勤补给。

  如果是流寇倒还好说,走到哪里抢到哪里便是,可关羽是代表着朝廷正朔,打着铲除奸佞,解救民众,将荆州迎回大汉怀抱的旗号,怎么能做那种事?

  所以归根结底,必须攻破襄阳。

  “如此说来,我军一时半会是攻不破襄阳的?”诸葛亮的语气也变得有些低沉了。

  “只要蔡德不犯大错,襄阳防线至少可以支撑到枯水期。”庞统答道。

  徐庶又转过身,在河心沙洲那里重重画了几笔,朗声说道:“若是我在征南将军麾下,一定会建议他征集南阳全郡、汉水上游的全部船只,并开始筹集各种物资,准备建造浮桥,待到汉水水位下降便展开强渡,将步兵和投石机运送到鱼梁洲上,只要占了鱼梁洲,损失再大也可以接受。”

  “为什么这样说?”诸葛亮继续问道。

  “鱼梁洲与汉水南岸之间不过数百步距离,整条河面都在投石机的射程之内,我军若是占了那里,便是脚踏实地且居高临下,完全可以压制襄阳水师,掩护步兵登岸作战。”庞统解释道:“只要上了岸,襄阳便再没有抗衡征南将军的实力。”

  听到这里,诸葛亮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此次前往荆州,陛下给了我两个名额,可以带人前去见习参谋军务,你二人可有兴趣?”

  “这、这是?”徐庶愣了。

  之前说了这么多,难道就是在考校自己?

  庞统却是面露喜色,当即向诸葛亮躬身行礼,“愿为先生驱驰!”

  “回去准备准备吧,我们用过午饭就要出发了。”诸葛亮点点头,拿起自己的小皮包,悠哉悠哉地出了门,临了还扔下一句话,“其余人等可要当心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是康成先生亲自教你们。”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