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九十章 年大将军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熙摆摆手,刚想叫他们跪安,就见魏珠进来,道:“启禀皇上,大学士王掞递牌子请见。”

  不仅康熙听了意外,连三阿哥、四阿哥都有些暗暗思量。

  这王掞虽还挂着大学士的职,没有致仕,但是已经年将八旬,许久不在御前听差。今日前来,不知为何事,难道是听到“举子不稳”的消息?

  康熙开口传召,少一时,就将王掞晃晃悠悠地随着魏珠进来,对着炕的位置,就要跪下叩拜。

  “赶紧扶了!”康熙顾惜老臣,忙对一旁侍立的三阿哥、四阿哥吩咐道。

  两人听了,赶紧上前,将王掞扶住。

  康熙又使魏珠给其看座,方道:“朕年前赐的人参,用了没有?朕观你气色勉强,还当好生调理。”

  王掞闻言,已经从凳子上起身伏地,哽咽道:“君恩深重,愧杀老臣矣!”

  王掞早年曾为太子复立之事,与康熙君臣关系日渐生疏。

  如今见他这样激动,康熙还以为他为早年之事的缘故,摆摆手:“陈年往事,爱卿不必放在心上。朕不是昏君,晓得老爱卿心怀社稷,并无存私之心。爱卿好生调理,朕还等着你身子好了,回到御前,七十岁君、八十岁臣,也是一段佳话。”

  老臣相继凋零,康熙也心有戚戚然,看着王掞神情越发温和。

  康熙这边缅怀过去的峥嵘岁月,四阿哥看着王掞跪得笔直,却是晓得要糟。

  这王掞不是“太子党”,但是却是奉承儒家正统,将嫡庶之分看得极重的。

  二废太子后,他数次上折子,请复立太子,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因此获罪,原因就是康熙所说的,他并非因私心拥立二阿哥,只是奉承儒家正统。

  果不其然,王掞开口道:“皇上,臣伏见宋仁宗为一代贤君,而晚年立储犹豫,其时名臣如范镇、包拯等,皆交章切谏,须发为白。臣愚,信书太笃,妄思效法古人……”

  不待他说完,康熙已是勃然大怒,喝道:“既知恩深,这就是的你对朕的回报?王掞,朕不愿提此事,还不退下!”

  “臣万死。恳请皇上,为社稷计,早释二阿哥!”王掞俯身在地,顿首恳求道。

  康熙的脸憋得通红,气得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屋子里静寂无声,只剩下康熙的喘息声。

  三阿哥低着头,用眼神狠狠地盯着王掞的背影,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身为皇子,尤其是排行靠前,储位有望,他盼着有人提立储之事,但是那个人绝不能是王掞。

  王掞眼中,只有嫡出的二阿哥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其他皇子阿哥都是臣,或者是有异心的乱臣贼子。

  “老而不死,老匹夫!”三阿哥在心底咒骂道。

  四阿哥的心里也一颤一颤的,他怕的不是王掞执意立储,而是皇父捉摸不定的心思。

  正月里点他祭陵,前几日又下旨,让他在万寿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