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九章 自专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大树。”

  曹颙长吁了口气,道:“是皇上那边说了什么?”

  十六阿哥点了点头,道:“皇阿玛说了,让你想法子,年底前给筹银子。还说让你去户部,是让你熟悉户部案宗的,不是让你寻地方养老。”

  在十六阿哥说“皇阿玛”时,曹颙就从椅子上起身。

  这是传的康熙口谕,不管是何人何时说出,曹颙都需要“恭敬”听了。这才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即便是在十六阿哥面前。

  在君权至上的现下,这个半点马虎不得。不管曹颙心里如何想,表面上他还是晓得“忠君”二字。

  曹颙心中冷笑,熟悉户部案宗,又能有何用?难道他吃饱了撑的,现在提“火耗归公”与“摊丁入亩”?

  他能查到康熙三十二年至今的国库收益。

  从康熙三十二年至今二十五年,国家登记在册的耕地数目增加三成,赋税却与过去相差无几。只因为增加的土地,都在官僚地主名下,他们用各种名头减免赋税。这还是账面上能看出的,没有登记在册的耕地又有多少?

  曹颙相信,只要这些耕地都交纳赋税,那户部的收入就算不能翻一番,也能增加五成。

  剩下的,就是“火耗归公”,就能少了下边官员对百姓的盘剥,又能增加国库收入。

  越看户部的账目,越能看出现行的田赋制度与“火耗”制度的弊端。

  康熙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自然熟悉朝廷与地方的弊端,只是他已经是日暮之年,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却捅破这“盛世太平”的窗户纸。

  “内库没银子了?”曹颙问道。

  “西藏让准格尔占了,这次不是几万人马能应对得了的。”十六阿哥答非所问。

  “皇上是不是高抬我了?”曹颙抚额道:“我倒是真想化作财神爷,真能点石成金才好。”

  十六阿哥冷哼一声,道:“谁让你爱显摆,弄个内务府采购出来,又弄了个稻香村。这倒好,跟经济事务挂钩,吃力不讨好,差事做的好了,不过是旁门左道,让朝廷那些老夫子不耻;差事办砸了,皇阿玛还能待见你?”

  曹颙苦笑,十六阿哥还以为他是因这个缘故才引得康熙侧目,却不晓得早在曹家还上内务府亏空时,曹寅这个亲爹就将他这个儿子卖给了帝王。

  若是自己个儿当年没有被“短命”的阴影威胁,放缓还债的脚步,会不会好些?

  若是老爷子当时能将儿子看得比“忠君”重,会不会不一样。

  真是谁也说不清了。

  十六阿哥见他不吭声,有些后悔。相交将近十年,曹颙的性子,他还不晓得,这些抱怨的话,只是随口说出。

  他“咳”了两声,岔开话,道:“皇阿玛专程问起九哥那边的烟草生意,还提到韩江氏。孚若,你也别怪皇阿玛迫得紧,内库与国库都没银子,要不然西北战事也不会拖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