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四章 春闱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撰,没有几句是贴实的。

  曹项在河南府做了一年训导,虽然被知府指派过几个月的监税差事,但是其他时间还是打理地方学政。

  那些秀才,也揣摩过他这位“老师”的文章。

  从今年会试主考官圈定,至今不过数日功夫,大伯就预备下这些。曹项拿着手中厚厚的册子,只觉得胸口发热,低声道:“太医早就吩咐,大伯的身子宜静养,大伯却是为了侄儿们操心。”

  曹頫虽比曹项小一岁,惯是机灵,也晓得眼前这个算是应试的宝贝。不过,一片赤诚,却是盼着自己个儿大伯健康之寿的。

  他撂下这册子,拉了曹寅袖子,道:“大伯也说了,让侄儿们只当暖场,为何还要熬着身子为侄子们弄这些?大伯的爱护之心,侄儿们固然感激。但是累着大伯,不是让侄儿们成了不孝之人?”

  曹寅拍了拍他的手,笑道:“我能为你们做的,只有这些。并不是说这做文章要取巧儿,只是凡事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要试,就要由着科举的规矩,对你们就算没有进益,也不会有坏处。”

  曹頫还要再说,曹寅已经板起脸来,道:“这也没几日的功夫了,你们两个这几日要调理调理身子,准备应试。大伯不求你们鲤鱼跃龙门,只希望你们能够发挥如常,不要怯场。不管中与不中,晓得自己的水平,就算没有白预备了这些日子。”

  曹頫见曹寅肃容,撂下胳膊,站在曹项身边,垂手听了。

  伯侄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随后有小厮道:“老爷,大爷回来了。”

  “颙儿进来,你两个小兄弟回来了。”曹寅扬声道。

  曹颙也是听门房说曹项兄弟来了,才直接到书房。从上个月他们兄弟去海淀读书,这已经过去月余,兄弟几人少不得大礼相见。

  曹颙身为兄长,少不得过问几句二人功课。

  虽说他没有经历科举,但是一笔好字出自书法大家,打小家学里的先生也是将曹颙的聪敏赞了又赞的,所以曹项兄弟两个对于堂兄过问功课,也恭敬答了,丝毫不敢有抱怨轻视之心。

  寒暄完毕,曹寅打发他们先回东府。

  屋子里只剩下曹寅父子二人,曹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册子,递给曹颙。

  曹颙晓得父亲近些日子预备这“应试宝典”,刚才也见曹项兄弟手中拿了。既然他们都有了,那手中这份自然是给别人的。与曹家有关系的应试之人,只有曹家的前西席钱陈群。

  “钱陈群有大儒之风,总有出头之日。只是性子淡薄些,少了功利之心,要不然定能封阁拜相。不过,以其大才,即便不能为阁臣,也能以文章立世。”曹寅说道。

  “父亲,他性子孤介,就算送过这个去了,也未必会用。”曹颙说道。

  钱陈群书生气浓,骨子里有些清高,所以曹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