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 奇闻(下)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都没有脸面见族中兄弟侄子们了。”

  这个话,曹颙实不好相劝。同为世家,伊都立家与曹家不可同日而语,是真正的八旗勋贵。两人的仕途却刚好对倒,曹颙这边平步青云,伊都立却是仕途坎坷。

  伊都立发完牢骚,自己个儿也有些不好意思,挑了挑眉毛道:“我这是怎么了,真够婆妈!对了,大人,郡主已到热河几日,属下还未过去请安,实是失礼。若是明日便宜,属下想携杨氏过去给郡主请安。”

  “伊大人,都是亲戚,说这些倒是外道了,不必如此。”曹颙见他这般热络,原也是愿意请他多过去宴饮的。

  不过,想到自己家怕是不消停,不好连累无辜,加上听到杨氏,心里也有些别扭,就开口婉拒道。

  伊都立却是格外执着,摆手,道:“不行,不行,论起尊卑,大人是上官、郡主是王府贵女,我们当请安的。大人再多说,倒是真不拿我们当亲戚了。”

  说着,他也不容曹颙拒绝,就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笑道:“就这般定了,明日要叨扰大人了……却是要不醉不归,大人可要预备两坛子好酒才行……”

  话音未落,人已经出去了。

  曹颙看着他的背影,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难得三十多岁了,还能喜怒随心,这般坦然活着,看着倒是让人心生羡慕。

  只是杨氏,不就是杨瑞雪么?

  想到这次,曹颙微微皱眉。他实不愿同那个女子有什么接触,担心节外生枝,惹出麻烦,牵出李家的事来。

  想来她的日子过得倒是不错,添了一女,伊都立话里话外也赞过几次。

  曹颙正想着,就见营造司员外郎董长海捧了文书,躬身进来。

  是行宫的修缮预算,比曹颙要求的早一日报上来了。

  曹颙看着手中的预算,看了董长海一眼,道:“董大人,这次预算董大人都看过了,觉得如何?”

  一路同行而来,曹颙同眼前这位略显木讷的员外郎也熟识些。他是董殿邦的侄子,董素芯的堂叔。曹颙实不愿意这个老实人,给人顶缸背黑锅,多有照拂,也算是卖董家一个面子。

  董长海犹豫了一下,道:“回大人的话,别的属下不晓得,金箔是由在库房那边出的,像是同在预算上有所出入。”

  对于曹颙来说,这些预算,不过是数目字。

  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初来乍到,也没兴趣冒天下之不大违,“反腐倡廉”。

  张伯行清廉不清廉,在康熙口中,却落得个“过伪求名”。其后任赫寿在给皇帝的折子上,实话实说收了不少银子,用在何处,康熙的点评是“真满洲也”。

  说起来可笑,但是实情就是如此。

  有前车之鉴在,曹颙虽没兴趣贪污,但是也没想法挡别人的财路。

  但若是那些人赤裸裸的,贪婪过盛,那他也得敲打敲打,总要面上好看。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